傳統(tǒng)市場江河日下,雜牌軍團“長袖善舞”
我國自2011年開始啟動養(yǎng)生保健類圖書資質準入,然而實際收效甚微。業(yè)內人士認為,個別出版機構金錢至上,為獲取經濟利益,降低出版門檻,有人掏錢就給出書,什么賺錢就出什么,導致低質跟風出版盛行。
一位資深出版業(yè)人士透露,孕產育圖書市場至今獲得出版資質的機構不過數十家,但隨著近年市場的擴大,一些無資質的不法書商和小型出版社通過打擦邊球方式,出版相關書籍。“有書商抄襲知名專家文章,與一些整合而成的信息拼湊在一起,讓一些知名專家‘被署名’。這類線下實體圖書抄襲具有一定隱蔽性,專家自己很多時候都未必知道被侵權。”
同樣憂心的現(xiàn)實來自互聯(lián)網相關領域。網絡上一些帶有不良目的的“知識傳播者”風生水起,劣幣驅逐良幣現(xiàn)象愈演愈烈。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紙質圖書及其配套的電子書至少還有一定編審流程,自媒體制作的電子書和專欄則完全沒有監(jiān)管可言,傳播的知識是否正確也并沒有科學驗證。
南京一位擁有數百萬粉絲量的公眾號運營商坦言,捧紅一個母嬰賬號并非難事。“資深寫手3天內就能在網上復制、合成,‘倒騰’出一個月更新的內容量做儲備,然后注水、買粉,很快‘包裝’成熱門號;一個多月后,固定粉絲和閱讀習慣養(yǎng)成,雇個兼職寫手定期更新就行。”
更令不少新手父母糾結的是,孕產育博主被金錢裹挾的消息越來越多:比如,擁有20多萬粉絲的某母嬰類博主因為在淘寶店售假而被媽媽們“捉贓”;擁有數萬粉絲的某母嬰類“大V”能提供的“干貨”日漸縮水,但代購、團購生意越做越大……
一個名為“恒星育嬰室”的微信公眾號,更通過發(fā)布《豆豆發(fā)燒99小時(幼兒急疹自愈記)》《希??人?0天肺炎自愈記》等內容,倡導嬰幼兒生病“自愈”,導致一名粉絲在孩子高燒幾天后依然不愿意給孩子吃藥或是接受治療。后經調查發(fā)現(xiàn),該恒星系列網絡社區(qū)目前已有QQ群80多個,成員超過40000人。僅以收費讓媽媽們學習“自愈”的微課群就高達12個,費用為199元/10節(ji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