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奶娃”健康成長事關未來
興辦公立的專業幼托班,規范和監督已有私立幼托機構
事實上,對0—3歲嬰幼兒進行專業照料和培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這些“小奶娃”的健康成長關系著一個民族的未來。
“人出生的最初3年里,大腦發育最為迅速。這3年接受到的養育會影響他們終生的大腦功能,也是人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中外多位科學家的研究證據顯示,那些早年大腦獲得較好發展的人,在以后的學習、就業以及社會交往、健康等方面也多數表現較好。”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施建農說,“反之亦然,如果這個時期的嬰兒缺乏專業培育和照顧,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各種行為問題的概率就會高很多。”
已有研究證明,看護者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平時的飲食營養、日常學習以及有意識的行為刺激,都會對兒童成長產生很大影響。看護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孩子的成長發展水平越高。
但目前,祖父母、育兒嫂和私立幼托班老師們的整體素質,還難以達到較高的水準。
施建農認為,很多隔代家長們的生活習慣有可能落后于時代發展,尤其是沒有文化或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祖父母們幾乎沒有兒童心理發展的專業知識,也不懂如何科學養育孩子。
對于托管機構,專家認為,社會上的私立托管機構良莠不齊,有些純粹是利益驅動的,有的老師也不具備專業資質,或者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她們提供的托管服務很讓人擔心。而且老師的流動性比較大,很多老師在一個地方干一年就走了。
“嬰幼兒托管是一對一的,如果老師隊伍不穩定,會對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影響。”華東師范大學心理教育與咨詢中心特級咨詢師陳默表示。
施建農建議:“要解決0至3歲嬰幼兒托管難問題,政府必須重視,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一規劃。在托管機構方面要公立私立兩手抓。首先投入建設一批公立的、專業性強的幼托班,同時考慮把幼兒園管理從孩子3歲以后提前至0到3歲。其次,規范已有私立托管機構,加強監管,對機構任職人員資質進行嚴格審查,定期培訓,提高專業水平。此外,規范育兒嫂市場,對月嫂、育兒嫂群體也要加強管理和專業培訓。最后,一定要有一套科學的評估體系,對這些機構、人員的工作進行評估,這非常關鍵。”
令人欣慰的是,3歲以下托幼資源短缺問題,政府部門也已關注到。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會努力動員各方面的力量興辦、建設托幼設施,解決大家關心的“小奶娃”問題。記者吳月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