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處理呢。吳甘霖建議:
首先要大膽對對方的身份進行質疑,對那些給你電話的執法機關,不能用他們提供的方法去進行驗證。絕對不慌神,不能他讓你做什么就乖乖照做。應立即向周圍的老師、親友說明情況,讓大家立即一起想辦法,并幫助一起核實。
其次,在涉及錢財問題時,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對方越是急切地想要得到銀行卡、現金,越要提高警惕。而且,只要牽涉到要自己將錢打到對方提供賬號的情況,一般都是騙局。
吳甘霖強調說:“中國有句古話:‘騙子也有狀元才。’這說明騙子總是會利用人的缺點巧妙‘設局’。我們期望危險遠離自己,不如自己遠離危險。只有事先多一份小心,事后才會多一份安心!”
培養“結果思維”,避免盲目沖動
吳甘霖指出,分析青少年容易受到傷害的原因,還有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因素,就是他們處于成長的階段,情緒不穩定,遇到問題容易沖動。
假如不能管理好沖動情緒,既有可能在遭遇危險時,行為不當導致受到不應有的傷害,也有可能從一個被傷害者轉化為傷害者,最終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