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性格開朗、樂于助人,他家境貧寒、卻勤奮刻苦,修雙學位、拿獎學金、獲獎無數。從陜西來鄭州求學,苦讀六載只為一朝夢圓,卻在即將等來曙光的時刻被推向生死邊緣。 他叫張強,11月17日被確診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這個家境貧寒的農家子弟和他的家庭,如今面對的是命運給予的最嚴酷試煉。
陜西學子來豫苦讀六年畢業前罹患血癌
1991年1月,張強出生于陜西省漢中市勉縣武侯鎮關山梁村人,家中獨子。2009年考入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2013年以優異成績被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
這個外來農家子弟進入鄭州大學求學以來,不僅性格開朗、、樂于助人,勤奮刻苦的他在學習上更是絲毫不松懈,六年間獲得榮譽無數。
他本科在校期間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1次、校級一等獎學金2次、二等獎學金1次;多次獲得鄭州大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取得工業設計和工商管理雙學士學位。研究生期間連續兩年獲得鄭州大學研究生A類助研獎學金;2014年9月參加完成的《基于Inventor的產品數字結構設計及關鍵技術研究》被評為河南省科學技術成果。
11月17日,張強覺得喉嚨疼痛,到鄭州大學校醫院檢查,發現自己血液中白細胞數超出正常人的30倍。于是連夜前往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更深入的檢查,初步定性為白血病。后經骨髓穿刺檢驗,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家境貧寒父母賣房為兒子治病
白血病治療難度大,僅醫療技術層面就困難重重,而對于像張強這樣的農家子弟,更大的困難在于:沒錢。
目前醫院給出兩套治療方案,第一種是骨髓移植,但這需要找到能夠與他配型成功的骨髓,且需要30萬的手術費用;第二種是采用一種國外進口藥物“格列衛”,用以增強骨髓造血能力,一年的費用大概在30多萬元,但進口藥物不在醫保補貼范圍之內,這巨額的醫藥費用張強的家庭根本無力承擔。
“張強上學家里還欠兩萬塊的外債。現在突然又得這個病……住院花銷太高,家里存的那點兒錢早花干凈了。”張強的父母都是農民,一年四季靠外出到建筑工地上打工掙錢,本來盼著孩子畢業找個好工作日子就輕松了,沒想到就在即將等來曙光的時候,被寄予希望的孩子卻掙扎在生死邊緣線上。
截至記者發稿時,張強的父母已將陜西老家的房子賣掉來到鄭州照顧兒子。
唯有愛能給寒冬溫暖。我們真心希望有愛的鄭州人,有愛河南人能夠關注這個陽光優秀的男孩,用愛心陪他一個溫暖的冬天,用愛心讓他在中原這片土地上圓夢。
愛心途徑:
1.電子捐款
·開戶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原路支行
賬號:6226622207165545
賬戶名:張強
支付寶賬號:13071007897
支付寶賬戶名:張強
2.現金捐款
常設捐款點: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辦公樓二樓研究生管理辦公室204室(記者南樂天通訊員黃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