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仲元中學的高三畢業生鄔景誠收到了昆山杜克大學的錄取通知。高考成績達到多所“雙一流”大學錄取線的他,選擇來到這一所新型高校,接受全新的高等教育模式,開啟多元文化的校園新生活。近年來,作出這種選擇,提前感知國際化的視野和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日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聽取了鄔景誠申請昆山杜克的經歷,希望為更多有志于接受中外融合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愿意成為文化交流碰撞的“催化劑”
2016年,在中考中取得736分高分的鄔景誠進入了廣東仲元中學獨立招生批次的“君子之風”特色課程班。以他在高中的成績,考上中大基本上不成問題。在高三開學之初,他初次了解了昆山杜克大學,便嘗試著申請。“我向班主任簡單表明了申請的意向后,她向我介紹了學校的藍榮亮工作室,由工作室的鐘惠賢老師輔導我完成申請。”鄔景誠介紹,昆山杜克大學2019年面向全國18個省/直轄市招收225名內地學生,其中包括廣東。申請的第一步是登錄美國大學本科入學在線申請系統“通用申請”填寫資料,同時向昆山杜克大學中國招生錄取辦公室提交中學出具的成績單、推薦信、初三到高三階段的競賽獲獎證書或者榮譽證書(非必須)、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等,以獲得昆山杜克大學2019年本科錄取資格。
鄔景誠說,“通用申請”的填寫比較復雜,還需要寫自我介紹的文書。他以“催化劑”作為文書的關鍵詞,講述了自己的一系列經歷:和小伙伴們參加第38屆世界頭腦奧林匹克中國區決賽,各種頭腦風暴、觀點碰撞、夜以繼日的嘗試,終于成為了“催化劑”,催生了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尋,他成為了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粉絲”,并希望像白居易一樣,成為不同文化之間融合碰撞的“催化劑”。“我享受團隊合作、渴望跨文化交流、并且希望成為這種交流中的‘催化劑’。”在申請文書中,鄔景誠這樣寫道。不久之后,他便收到了入圍“校園活動日”的通知。
“校園日”要過全英文面試關和寫作關
今年3月,鄔景誠前往昆山參加“校園開放日”活動。內容包括全英文面試、英文寫作測試,還有體育活動、模擬課堂、歡迎晚宴交流等等。他介紹,面試主要聊了自己以往的經歷和為什么要申請這一所學校,以及一些對未來個人發展的期望等。寫作測試則需要在半個小時內,完成一篇命題議論文寫作。體育活動是在學校的健身房里進行的,有跳繩、投籃、俯臥撐等。體育項目不參與考核但達到一定標準會獎勵紀念T恤。校園日的前一天晚上有歡迎晚宴,可以和來自各地的申請人互相交流。“校園日是學校和申請人加深彼此了解的過程。晚宴上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申請人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們有的年紀不大,人生閱歷卻非常豐富;有的英語口語流暢自如;有的自信滿滿,對任何話題都能侃侃而談。看到這樣一群同齡人和我申請同一所大學,我才意識到競爭有多么激烈。”鄔景誠說。
昆山杜克大學的錄取方式是綜合考量申請人高考成績(權重50%)、學校自主綜合評估(權重40%,包括對通用申請和補充材料的全面評估以及申請者“校園活動日”表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權重10%),進行綜合評分,擇優錄取。該校統一在普通類提前批次錄取學生,高考成績須達到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對于廣東考生來說,就是高考成績必須達到本科批次的高分優先投檔線,才有資格參加錄取。
理科生出身 卻希望探索更多文科領域
據了解,2013年9月獲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后,昆山杜克大學自2014年起開設碩士研究生項目以及本科生第二校園國際化學習學期項目。從2018年開始,該校本科面向全球招生,其中在中國內地招收175名學生,收到學生的申請達2500多份。最終,來自全球27個國家的266名年輕人,成為了昆山杜克大學第一屆本科生。2019年,該校計劃面向全球招收325名學生,其中內地學生225名。昆山杜克大學本科畢業生將獲得杜克大學學士學位,以及中國教育部認可的昆山杜克大學本科畢業文憑和學士學位。
昆山杜克大學由杜克大學、武漢大學及昆山市政府聯合創辦。作為美國頂尖大學,杜克大學的全美排名常年位居前10。由于入學門檻較高,申請昆山杜克大學的內地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是綜合能力很強的高中生。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鄔景誠最終還是通過了“校園日”的考核,并且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在考出超過中大錄取分數線的高考成績后,他順利拿到了昆山杜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鄔景誠表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升學路徑,是因為昆山杜克大學是一所國際化的大學,在這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與教授,充斥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世界觀之間的交流互動。本科生還可以在大三的春季或秋季學期以及夏季學期前往美國杜克大學學習,進一步體驗國際化的校園環境,這對于他而言是極具吸引力的。另外,該校提供的是通識博雅教育。本科生入學第一年不分專業,可以自由地探索從人文社會學科到理工科各種各樣的課程,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真正擅長的專業,到大二才申報專業。“我本人是對文科非常感興趣的理科生,我一直對高中階段沒有太多的時間學習了解文科的知識抱有遺憾。昆山杜克大學的通識博雅教育,能讓我探索更多感興趣的領域,更加全面地發展自己。”鄔景誠說。
建議 高一就要開始做準備
廣東仲元中學的鐘惠賢老師表示,近年來,像鄔景誠這樣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希望在本科階段,不出國門的情況下能夠接受更加國際化的高等教育,開闊視野。對于這些學生而言,準備要從高一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高三。首先,要盡量參加比賽、藝術、體育等活動,要有自己的興趣并堅持發展。學業水平考試3A是門檻;期中期末考試排名盡量靠前,好看的成績單能夠為自己加分;英語一定要好好學,口語非常重要。進入高三就要開始正式的申請工作。對于有校園開放日和面試的學校,起碼要提前一個月準備,面對考官時才能做到自信地侃侃而談。值得提醒的是,在準備的同時千萬不要落下高考科目,高考分數是非常重要的門檻。在拿到預錄取后,不要松懈,全力以赴備戰高考。(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圖/受訪者提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