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盡周折拿到2500元
陳女士多次找到這家培訓機構,相關人員口頭答應可以退費,但遲遲不見行動。
6月2日,陳女士幾經周折找到培訓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對方承諾可以退費,并表示將把錢用微信轉給她??墒?,一連等了好幾天,對方仍然毫無動靜。更令陳女士氣憤的是,再追問,對方竟“失聯”了。
無奈,陳女士只好分別向消協、媒體進行了投訴。
7月11日,陳女士向記者反饋稱,這家培訓機構已經退給了她2500元費用。
“唉,因為當初我與培訓機構并沒有簽相關協議,手頭證據不足,維權之路一波三折。”陳女士提醒學生家長,在報名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培訓協議里的各項條款,向培訓機構了解清楚,明確培訓機構的退費機制,確定是否有霸王條款,留好相關的證據,比如合同、發票等,萬一發生意外情況,也好有證據用來維權。
培訓機構:想中途退費?沒那么容易
律師:
無理由不退費屬霸王條款
7月11日,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中小學生的家長,得到的反饋是,暑假來臨,家長為自己的孩子選擇興趣班、特長班情況比較普遍,其中不少家長遭遇過“交錢容易退費難”的情況。同時,記者以普通家長身份暗訪了一些培訓機構,大部分負責人表示“中途退班不退費”,還有一些稱要扣除一些費用,只能退部分學費。
遼寧鼎泰律師事務所楊功涵律師認為,如果學員中途退班,培訓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損失酌情扣除部分費用,但如果沒有任何理由一律不退學費,并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是對消費者權利的限制,屬于霸王條款。
楊律師提醒,消費者應該理性選擇培訓班,避免遭遇“報班容易退費難”的尷尬。簽協議時一定要仔細看清和詢問各項條款,如果發現協議中有“退班一概不退費”等此類霸王條款,可明確拒絕接受,并要求培訓機構予以修改。 沈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唐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