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信息化時代電競人才“炙手可熱”
廣東省創新孵化器運營研究院院長王君銘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電競”并不僅是字面理解上的“電子競技”之意,它包含更多的內涵。“電競涵蓋了游戲、產業運營、技術開發、市場等各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對專業水平要求也非常高。”王君銘說。
“不僅是廣東,全國電競教育的發展需要‘快馬加鞭’。”對于電競教育,王君銘介紹,其實在一些發達國家中,不僅有高校開設專業化程度較高的電競專業,甚至還有專屬的“電競高校”。“目前,國內僅有部分高職院校探索電競教育發展,算是冷門的區域。”
“電競人才是一種集心理素質、思維路徑、心手協調等為一體的特殊人才,和傳統模式培養出的人才相比,電競人才更有獨特性。”王君銘表示,電競人才對操縱高精尖和復雜的器械、攻關電子程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他稱,在信息化時代,電競人才同樣是“炙手可熱”,而電競教育也必不可少。
觀察: 廣東布局電競需人才先行
據《2017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電子競技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730.5億元,占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的35.88%。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可以說是廣東電競協會成立的“元年”,從省一級到市區一級,各地都紛紛成立了各自的電競協會。此外,廣東多地爭相布局電競產業。例如佛山去年不僅成立了市一級的電子競技協會,還率先提出“電競+文化+產業”的電子競技跨界融合新業態,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電競產業,并“落子”禪城、順德打造各自電競產業孵化器。
電競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后,掩蓋不了大量人才缺口的事實。以廣東省創新孵化器運營研究院旗下的廣東電子競技研究所為例,盡管各類硬件、運營框架已“落地”,但因專業化人才的“捉襟見肘”導致該研究所發展受限。
記者了解到,盡管目前廣東較少有高校開設電競專業,但國內一些高職院校有探索電競教育。例如四川電影電視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等體藝類院校也都紛紛開設了各自的電競專業,以為產業培養更多專業化人才。(記者 王名潤 黃子寧 陳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