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克鑄把大多數的時間都給了學生。他把電話留給了每一節課的學生,常常有學生在課余時間找他討論學術問題。這次下課后,好幾名同學圍著蔣克鑄提問,現在他還與一位對機器人感興趣的學生保持著聯系。
本以為他的生活也如設計思維一般一絲不茍,但在他家墻上,很有藝術感地掛了些許攝影照片,有一個玻璃櫥柜里擺放了很多工藝作品。這與他的愛人息息相關。
蔣克鑄在高中遇到了自己的愛人,她是華東水電設計院的高級工程師。蔣克鑄上世紀70年代末調入浙大后,他們一同來到了杭州。
蔣克鑄常年將身心撲在教學中,家庭事務都是老伴在打理。提起老伴,他的臉上就會浮現溫暖而害羞的笑容。他至今還清晰地記得,下班回家一推門,伴隨著飯菜香,就能聽到老伴的調侃:“喲,我家老爺回來啦。”
蔣克鑄的教學生涯獲得了許多獎,他首先與愛人分享,常常打趣說:“獎金歸你,獎狀歸我”。
1994年退休后,蔣克鑄受聘為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的學子講授《現代設計方法學》。他的老伴退休后喜歡工藝美術方面的手工,有時蔣克鑄設計工藝構圖,老伴就會著手把它們做出來。老伴熱愛攝影,蔣克鑄就在一旁為她打燈。
說及此,蔣克鑄從桌邊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幅香港回歸紀念日的工藝剪貼畫,這是二十年前他們合作的作品。他撫摸著這幅畫,眼神滯著,緩緩道來:“她生病時,我總是在工作。但她也不抱怨,常常就著一碗冷水、一個餅就這么對付著吃了。”
2008年老伴去世對蔣克鑄的打擊很大,正是在那時,他決定正式離開講臺。“那時對我來說唯一的寬慰就是我教的班(竺可楨學院的班級)畢業了,這也是我教的最后一個班。”
他在老伴的墓邊為自己留了一塊空碑,現在已經篆刻好了墓志銘。“‘我造物,故我在;我育人,故我在;我創思,故我在。’這是我給自己寫的墓志銘,這是每一個教育從事者都應有的價值觀。”(浙江在線記者 王湛 通訊員 葉蓉柯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