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富豪”一人分飾多角作案頻頻得手
接到報案后,專案組成員迅速對相關線索逐一核實,輾轉杭州、上海、蘇州、海南等地開展調查取證。歷時一個月的偵查,3月22日,專案人員在海口市警方協作下,在海口市美蘭區人民大道附近將邵文斌抓獲。
近日,記者在郫都區看守所見到了羈押中的邵文斌,這名年僅22歲的犯罪嫌疑人向記者詳細地講述他作案的過程。
每次收到受害人的轉款后,邵文斌都會通過網絡短信平臺以“名校貸”公司身份編造假還款信息告知貸款人還款成功。與此同時,他通過貸款人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名校貸”平臺,將預留的手機號碼改為其他號碼。
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邵文斌還一人分飾多角,自導自演出多幕正在與“校園貸”協商解決“系統問題”的對話。為了讓受害人相信自己財力雄厚,他還利用PS技術炮制出多筆“生意伙伴”向自己轉款的微信聊天截屏圖片,微信朋友圈中也頻頻曬出豪華游艇、豪車、豪宅。
通過邵文斌的交待及對其作案資料、數據進行恢復和核實,民警發現,案件涉及全國各地高校20多所,受害學生總人數達210人以上,經手資金高達400余萬元。
案件為校園防騙教育敲響警鐘
采訪中,警方告訴記者,邵文斌在2016年就曾因利用校園貸平臺進行詐騙受到過學校“留校察看”處分。“當時由于是父親幫他填上了窟窿,就沒有進入司法程序。”辦案民警說。但后來發生的一切證明,學校的處理并沒有讓邵文斌收手,他反而膽子越來越大。一名西南交通大學受害學生的輔導員表示,該起案件中,大量學生受騙暴露出一些學生防騙意識、法律意識的淡薄,同時也反映出學校安全教育的薄弱。
辦案干警指出,該起案件還為網貸平臺的管理敲響了警鐘。“網貸平臺有義務加強對貸款人個人信息的保護,應采取多重技術保障手段確保是本人操作。
四川大學法學院碩士生導師王有糧還建議,當前適逢國家重拳整治“校園貸”亂象,金融監管部門、網貸平臺、學校以及警方可借此契機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在提升學生理性消費意識、信用意識的同時,保護學生遠離罪惡黑手。據新華社成都7月4日電(記者吳光于)
原標題:“少年富豪”詐騙頻得手 “校園貸”為何讓210名學生上當?(新華每日電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