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無數次,才考到這個好成績
年近30歲的紀元,“考了無數次,才考到這個好成績”。
從江蘇師范大學畢業后,她的人生軌跡有些兜兜轉轉,但總算平穩向前。同窗們的選擇無非兩種,要么成了教師,要么考了公務員或事業編制。紀元也不例外。
她先去新東方學校,當了一名語文老師,“每天忙到凌晨都不能合眼”。后來,在父母的期許下,她從上百位求職者中殺出重圍,考入一家事業單位。工作較從前輕松不少。她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自己只是個“合同工”。
“編制”成了她頭上的緊箍。
她掰著指頭數,每年能參加3場招聘,一場公務員招考,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場事業單位公開招考,自己是碩士,能考到35歲,“算下來也就剩10來次機會”。
這次,幸運終于砸到她頭上。仔細瀏覽了招聘要求后,紀元發現,房屋征收辦的這個崗位,除對專業有限制外,還注明“2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征收一線現場管理,適宜男性”。她琢磨著,“限制多的話,競爭沒那么激烈”。
早上8點開放報名,到了10點,紀元終于點下鼠標,慎重地按下提交鍵。“每次只能報一個職位,所以我一點兒都不敢亂報。”正式提交前,她上網查詢,確認自己的專業屬于“中國語言文學”。
當天,她通過了資格審查,并且據系統顯示,她是該崗位第一個通過資格審查的。
接下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順利”。與不少動輒上千人競爭的職位相比,這個招錄1人的崗位,只有3個人報名,剛好達到開考的最低比例。筆試她考了108.7分,比第二名高16.3分。面試結束后,拿到成績,她立馬知道,“就是我了。”
與排名第二的報考者交流后,紀元拍了拍對方的肩膀,安慰他,“哥,沒事,下次再好好考。”在報名費高達2.1萬元的面試輔導班上,老師曾叮囑她,“考好了也不要驕傲”。
一年多過去了,那位大哥早已入編,她卻徘徊在“維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