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掛科被責令退學
事實上,大學生活讓王思涵感到很不習慣。“我上高中時,班上有15個學生,老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很熟悉,都會手把手教。但上了大學,一個班有200多人上大課。老師講完課就走了,我有什么不太明白的也沒法和老師交流。輔導員也經常一個月都見不上一面。”王思涵形容,自己當時就像“生活在孤島上”。
從大一開始,王思涵就跟不上學習進度,有3門功課不及格,學院要求他留級。在畢業考試中,除了英語之外,其他科目王思涵均放棄參加考試,這樣他的其他功課均是零分。2005年3月,還有3個月就到畢業時間的王思涵被學校勒令退學。
至今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楊虹依舊覺得痛心,“我當時就想,我砸鍋賣鐵培養他,他就這樣回報我啊。為了孩子讀書,我們一家傾家蕩產,連房子都賣了。我們可以一個月不吃飯,但孩子的學費我們一天都沒拖欠過。”
“神童”給了他太多壓力
2001年冬,王思涵的父親被確診為胸膜癌,3個月就去世了。此時的王思涵,大學生活才開始4個月。“父親就是因為我累死的。父親去世之后,我才感覺到自己的承受力有些差。”
父親去世讓他突然間覺得拼命學習的唯一動力都沒有了,這讓他對學習的意義產生了懷疑,學習成績也每況愈下。
后來,媒體報道了王思涵被責令退學和他的家境,當地民政部門幫楊虹辦理“低保”,并為楊虹提供了工作。更重要的是,2005年10月,在遼寧省和沈陽市有關部門的干預下,王思涵又重新回到了大學念書,不過,是從大一讀起。
經歷被退學,再重新回到大學,讓王思涵放下了壓力,此時他和班上同學年齡已經差不多大了。他也開始看清,神童光環不過是浮云。并且,經過一系列變故之后,他也開始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2009年,王思涵本科畢業。如今,他已經在一家企業工作。他的心態現在十分平和,他說,自己只想過平靜的日子,不想被關注和打擾,他也受夠了“神童”稱號,“其實我從來沒說過自己是‘神童’,封號都是外面的人給我封的。”
楊虹也表示,也不希望社會把他稱為“神童”,只希望兒子能像普通人一樣正常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