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偉操作挖掘機進行投籃操作。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李華錫 攝
在另外一次比賽中,劉二偉是代表連云港參加全國比賽,比賽人員是經過一級一級選拔,“先參加省、市的競賽之后才可以去參加,我是獲得了省的第四名。”
“當時要求全省前四名參加總決賽,我一直也在想辦法,怎樣靠自己的創新,有一個獨特的方法去參加全國總決賽?”劉二偉當時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到現場“偷練”,后來獲得了很好的成績。“所以要多學、多動腦、多練、多思考。”
在之后的工作中,劉二偉喜歡摸索。他說,摸索的過程中,經驗是最重要的。“不管我當時是好奇心,還是生活需要上,我既然選擇了它就要把它干好。還要向其他人學習好的經驗,為自己所用,我認為這個以后可能也是一筆財富。”
后來,他自己摸索出三勤、四準、五穩操作法,并大大提高了挖掘機的工作效率,“人家用一個小時時間干活,我在40分鐘就可以完成,而且核算時候,可以節油15%左右。”
善于摸索的例子還不止這些。在2014年,劉二偉在修海濱大道時,當時靠近沿海,挖掘機到了施工現場,下面瘀泥較多,不好放線,劉二偉當時想出了一個方法,“我可以通過挖掘機來配合完成這個任務,挖的時候得邊填邊挖,而且中間還不能有瘀泥,如果不太好還得重新處理。”
劉二偉安排4臺挖掘機同時施工,由于當時是35米的路基,只能用4臺挖掘機,劉二偉負責把直線掌握好,其他的師傅在中間添加石頭。很快,難題得到了解決。
由于劉二偉屢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也會有很多技師找他挑戰。在2014年第六屆競賽的時,一個和劉二偉在一起訓練的挖掘機同伴,在看完劉二偉的技術后,也練這種技術。“后來他把實話說出來,說這么多年第一名都讓你拿,這次我一定要把你PK掉。”
劉二偉答應了這次挑戰,他覺得同伴的心態不太正常,“他老是感覺比我好,我還是保持一個平常心態。過程怎么樣不重要,結果是重要的,后來他差五分就超過我了。”
每當有人問起劉二偉取勝的秘訣,他總是說,“我這個人喜歡和人家走不同的思路,我喜歡和別人對著干,一句話,還是多練、多動手,多思考,再加一個好心態。”
直到現在,劉二偉從事挖掘機工作已經十幾年了,也獲得了不少榮譽,但他保持每一年都積累經驗,不斷摸索。“我感覺學技術,要干到老學到老。”
說到“工匠精神”,劉二偉說,“就是愛崗敬業、善于鉆研技術、不斷創新。”(實習記者 李華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