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丁丁什么時候被診斷為腦癱?都有什么癥狀?
鄒翃燕:孩子出生后醫院連下5個病危通知,說孩子因宮內窒息,顱內出血壓迫大腦,是重度腦癱,但他太小不能做CT,不能確定影響的是大腦還是小腦,如果是大腦,影響智力,就是癡呆,如果是小腦,影響運動,就是癱瘓。醫生一再勸我放棄。但出于一個媽媽的本能,我無法放棄。如果只是癱瘓,也許還能學個一技之長,我最害怕他是傻子,當時已經做了最壞打算,只要我在,就養他到底。7個月時,經過專家測試,丁丁的智力沒問題,但腦癱兒的其他癥狀顯現無疑,比如流口水,脖子直立不起來,渾身發軟等,他1歲手不會捏握,也坐不住,2歲才會站立,3歲才能扶著墻往前走,6歲才會跳。
華商報:為了丁丁的康復,你都做了什么?
鄒翃燕:一開始我很怕他智力有問題,查了很多有關智力開發的文獻,有文獻提到語言刺激有助于智力發育,所以從孩子出院回家后,我就一直跟他說話,也不管他聽不聽得懂。我還在家里掛了五顏六色的氣球,經常抱著他跟他講:這是紅色的,這是黃色的,就是想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所感知。這樣做真的是有效果的,丁丁3個月時就能聽懂我說話,比如我問他紅氣球是哪個,他就會用眼睛看,這讓我特別欣慰。半歲后,我就帶他到湖北省中醫學院智力專科治療,從小吃藥比吃飯還多;3歲起開始做按摩治療,一周三次,期間配合家庭按摩和其他肢體運動訓練,堅持了3年多。每次孩子都疼得大哭,我就是再痛苦也要硬下心來堅持,因為不想給孩子留下遺憾。之前有很多人問我經驗,我覺得我的經驗很難被復制。因為不是每個媽媽都是老師,也不是每個媽媽都能這么有耐心并堅持下去,但一些做法可以推廣,那就是一定要堅持。
“你只有讀書一條路,
要用成績證明自己”
華商報:丁丁考上北大,他的成績一直很好嗎?
鄒翃燕:丁丁寫字比別的孩子慢,他剛上小學時,作業總做不完,考試更是如此。為了不打擊孩子的自信,我只好去跟老師商量,相同類型的作業少做,考試時為他延長20分鐘。多虧了老師的照顧,他能夠跟上班上的進度,等到三年級時,他已經不用減少作業和考試延時了,雖然他寫字還是很慢,但已經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雖然沒有檢查的時間,但正確率高,所以成績一直領先。除了小學時上過兩年奧數班,他沒有參加過其他補習班。我覺得與課外輔導相比,好的學習習慣和保持對學習的興趣更加重要。丁丁記住的第一句名人名言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他上幼兒園時我教給他的,我告訴他,你不懂就要問,不能不懂裝懂。所以他從小就養成凡事都要問個為什么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