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站在山頂俯瞰這個燈光閃爍的小山村,王永杰有些恍惚,這哪里還是記憶中那個貧瘠的窮山溝。
西海固,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居住在這里的百姓世代夢想著逃離。而如今,這里卻出現了“中國最美鄉村”和“中國深呼吸小城”,也吸引越來越多“城歸”大學生就業創業。
王永杰的老板,寧夏瑞信龍王壩生態文化旅游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建鵬,也是其中之一。
5年前,焦建鵬放棄在城市年收入上百萬元的廣告公司,頂著親人朋友的質疑聲投入大山,從承包林地發展林下經濟,到投資企業開發鄉村旅游,在改善了村容村貌的同時還帶動一批農戶家門口就業,走出一條成功的“逆行”創業路。
焦建鵬說,他要做的鄉村旅游不只是開一家農家樂,而是要打造一條產業鏈,在這過程中讓生態、百姓都受益。西海固鄉村旅游起點較低,在服務提升、產品開發、運營管理等方面還有很多欠缺,因此必須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這兩年不斷有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加入到公司的管理運營和眾籌項目中,說明農村的發展潛力正在釋放,這對就業、創業者自身和農村來說應該都是幸事。”他說。
載夢還鄉,耕耘人生。焦建鵬等歸鄉年輕人的想法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扶持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
現在王永杰越發覺得,選擇城市或農村并不重要,關鍵是要看自己的價值能否得到最大體現。(新華社記者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