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經朋友的引薦,來到湖南嘉禾縣加入福順機械實業有限公司的陶圣恩和他所在的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福順機械主要生產水泵、油泵、風機風扇產品。2010年,創立不久的公司很快遭遇到制造業的寒冬,導致公司處于半癱瘓狀態,工資也不能正常發放。許多員工選擇了跳槽。
負責設備裝置檢修等工作的陶圣恩來自四川南充市。畢業于四川綿陽市青年職業中專學校的陶圣恩是一個愛學習的人,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才從廣東來到湖南,就碰上了企業的低谷。
是離開福順回廣東去?還是繼續留下和公司共渡難關呢?他左思右想,選擇了留下來,帶領剩余的13名員工,打算用改良設備的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
在經過一次、兩次、三次的改良失敗后,他的隊伍中有3個人放棄了,離開了公司,在第四次改良失敗后,公司老板肖晚生找到他說:“小陶啊,放棄吧,我看你這樣沒白天黑夜地做,而且還不拿一分錢工資,我心里都過意不去了。”
倔強的陶圣恩沒有選擇放棄。經過第五次、第六次失敗后,2013年,由他牽頭研發的《射芯機的砂模架》被廣東一個客戶看上并簽下了一批訂單。產品生產出來之后,性能在國內同類產品中優勢明顯,這讓客戶十分滿意。公司的訂單變多了,逐漸渡過難關。
2014年,廣東一個客戶下了一批訂單,但陶圣恩在試制幾個樣品后,認為原來的設計不合理,就免費為客戶重新設計,并將方案反饋給客戶,也沒有趁機提高產品價格。產品生產出來之后,性能在原來設計的基礎上效率進一步得到提升,客戶十分滿意,并承諾以后這項訂單專屬福順所有。
“我們這個鍛鑄造行業,技術要求原本不高,所以利潤也不高。以前,我們這里的工人一個人只能管一臺機器,現在,每個人至少可以管兩臺機器,多的可以管3~5臺。通過技術改造,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整體利潤。”公司董事長肖晚生反映,廠里有70%以上的機器,都是經陶圣恩親手改良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