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的奔波
終于為兒子正名
昨日下午4時許,在漳州市區漳華路北門禮拜堂2樓,一間專供老人、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衛生間,原仲學佝僂著背,拿著扳手正在安裝一個洗手盆。
“別拍我,別拍我,我就是義務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原仲學連連擺手,笑著拒絕。他新理了小平頭,胡須刮得干干凈凈,穿著一件保暖襯衫,和之前滄桑的模樣相比,仿佛年輕了10歲,臉上笑容也多了。
從隨身的包里,原仲學小心翼翼地掏出一頁薄薄的紅色證書,這是原楠的見義勇為行為確認證書,薌城警方確認原楠救助落水人員的行為屬于見義勇為,“就是它了,我們夫婦在漳州奔波了兩個多月,現在心里總算落地了,我兒子是救人走的,我們很驕傲!”
“來漳州時,我們是崩潰的,是痛苦的。”原仲學平時一言不發的妻子,這回也打開了話匣子,她說自己沒想到,來漳州后會遇到這么多好心人,幫她兒子正名,給他們提供幫助,安撫他們的悲傷。
原仲學又掏出一張皺皺巴巴的紙條,上面記錄了不少人名、電話號碼和感言,這些都是曾經幫助過他們的留名、不留名的好心人。
“鞠躬,好人一生平安。”紙條最后,原仲學留下這樣一句話。
多了一個兒子
夫妻重拾生活信心
原仲學說,這段日子,白天他和妻子在禮拜堂做義工,晚上就返回出租屋睡覺。在這些好心人的鼓勵和幫助下,他們夫妻倆重拾起生活的信心,心情也釋然了許多。
“我兒子走了,但是他救的那個湖北小孩李旺,以后就是我兒子了,這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原仲學說,他了解過,李旺是個苦命的孩子,母親有精神病,一家靠70多歲的父親撿破爛度日,4個姐姐有3個是溺亡的,最后一個姐姐出外打工再也沒回去過。“太可憐了,我兒子救了他,是救了一個家庭。”
目前,在原仲學夫婦的幫助下,李旺已經返回湖北老家,照顧父母。每天,原仲學夫婦都會接到李旺的電話,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我們很欣慰,也感恩生活讓我們多了一個兒子。”
原仲學表示,今天上午,他們夫婦將和漳州的朋友為兒子辦一場追思告別儀式,隨后兒子的遺體將火化。后天,在好心人的資助下,他們將返回老家,“我們會回來的,這段日子,漳州人民給了我們很多的愛,我們要回報他們,為漳州人民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記者 陳青松 戴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