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呂獻良患了輕度老年癡呆癥,出門經常找不到回家的路,燒菜會放好幾次鹽。
他唯一不會忘記的是兒子呂日升,那是他心口最深的痛。
25年前,當時16歲的兒子留下一張“怕你吊打”的紙條,然后離家出走。
25年來,呂獻良穿著一件印有兒子照片的馬甲,踏遍千山萬水尋子。
這是父親的一條救贖之路,“只要我還爬得動,兒啊,我要找到你!”呂獻良這樣說。
兒子經常打架,呂獻良的管教辦法就是打,倒吊起來用扁擔打。
呂獻良隨身攜帶著兒子13歲時的照片。
訓子
呂獻良是麗水市縉云縣的一個農民,育有三女兩子。呂日升是長子,上面有三個姐姐。呂獻良39歲才有了這個兒子:“兒子是我們全家人的希望,我對他很嚴格,希望他將來能成才。”
但兒子卻讓呂獻良失望了。上初中時經常打架,而且“打起架來不要命”。
呂獻良的管教辦法就是打,狠狠地打。有一次,兒子又打架,老師來告狀。呂獻良拿了麻繩將兒子的腳綁起來,倒吊在扶梯上,掄起竹扁擔朝兒子打去。
女兒呂會玲說:“父親打弟弟時,誰攔他就會打誰。我們做子女的沒有辦法,只好跑到隔壁,請鄰居幫忙奪下棍棒。”
呂日升很倔強,面對父親的棍棒,他不辯解、不逃跑、不還手,只是哭。
村民問他是不是不舒服,向來要面子的他愴然回答:“兒子走了,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