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子
初中畢業后,呂日升在縉云縣壺鎮郵電局找了份送電報的工作,被人發現挪用了500元公款。
“我不想在這個家里待了,我知道你會再次吊打我,我不會再見你了。”16歲的呂日升留下這張紙條后消失了。
呂日升出走后的第三天,呂家接到上海遣送站的電話,通知呂家派人去上海接呂日升。
呂會玲有事耽擱了幾天,等她趕到上海,上海方面已經將呂日升送到了嘉興。她馬上趕到嘉興,卻被告知弟弟在嘉興火車站再次出走。
兒子出走,最傷心最懊悔的,還是那個“打兒子誰攔打誰”的父親。
兒子出走的第十天,呂獻良一夜白頭,一抓就掉一大把白發。
每次出門尋找無果,呂獻良回來就躲在家里,不見人,不說話。下一次,又滿懷希望出發。
呂日升挪用的公款,家里早已借錢還清了,一家人都盼著他迷途知返。
一有空,呂獻良就穿著一件印有尋人啟事的馬甲在全國各地找尋。
18年前,就在呂家人覺得希望日漸渺茫的時候,同村村民傳話過來:他在深圳見過呂日升,兩個人還交談過。呂日升還說,想找他可以問香格里拉酒店門口的一個河南老頭。
得到這個消息,呂獻良馬不停蹄趕往深圳。
在深圳的十幾天里,呂獻良走遍了大街小巷,寫光了好幾支水筆,總算在香格里拉酒店門口找到了那個河南老頭。可是老人直搖頭表示一無所知。“我給他下跪求他,給錢都沒有用。”
隔了三四年,呂獻良又去找過一次老人,希望碰碰運氣。但依舊沒有兒子的消息。
25年來,只要聽人說某地有像呂日升的人,呂家人就不怕山高路遠地趕去。江西、上海、金華、武義、深圳,甚至是澳門、香港,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如今,呂獻良經常記不得回家的路,但始終記得隨身攜帶兒子13歲時的照片。
25年了,呂獻良也老了。這幾年,還患上了輕度老年癡呆癥。
去年,呂家向央視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等著我》報了名,這一年多來都在苦苦排隊;他們也在寶貝回家網站“掛了號”,“目前還沒有音訊”;他們想上《中國夢想秀》,“可惜全家都沒有才藝。”
呂獻良一直隨身攜帶著兩樣東西。
一張兒子13歲時拍的一寸黑白照片。“兒子的發際線很低,眼皮很厚。今年他41歲了,要是在路上碰到,我肯定能認出來。”
雖然他經常記不得回家的路,卻把全部的家當——一萬多元錢日夜放在身邊。女兒怕老父親不小心丟錢,多次假裝向他借錢。他總是捂著腰包,連連說:“這錢誰也不借,留著找兒子用。”
80歲的呂獻良最大也是最后的心愿:有生之年,父子能再見一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