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英文museum這個單詞詞根來自于古希臘,智慧與知識的女神——繆斯,我追隨著我的女神繆斯,所以說我是智慧女神的追隨者。”不久前,因在益智攻擂節目《一站到底》中的精彩表現,而備受追捧的“網紅”河森堡,開場便這么介紹自己。
然而,在國家博物館的展廳里,你很難把眼前制服筆挺、彬彬有禮的年輕人袁碩,同節目中那位個性張揚、“霸道總裁”味兒十足的冠軍選手對上號。
“我的精神偶像是量子力學奠基人、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如果說他的知識像汪洋大海,那么我的知識就像涓涓細流。”講解員袁碩這么解釋自己的網名“河森堡”的由來。
工科生應聘講解員
面試從容背誦古詩
河森堡其實是工科出身,大學專業是軟件工程。“上了大學之后,我才發現我其實并不適合做這個。我是一個特別喜歡與人交往的人,而程序員大多數時間對著電腦。所以,畢業前我就暗暗許愿,以后一定要做與計算機沒關系的工作。”
大四那年,河森堡偶然在經過學校體育館時,發現了國博的招聘活動。“我覺得這工作跟王家衛電影里的角色似的,想都沒想,整理了一下衣服就進去初試了。”一進門兒,等著河森堡的是一份文史知識類的考卷,“我還記得考題包括‘解放戰爭三大戰役都有什么’、‘唐三彩是哪三種顏色’、‘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是誰’等等。”河森堡平時就特別喜歡歷史、人文知識,因此輕而易舉完成了考卷,取得了參加下一輪面試的資格。
幾天后,河森堡如約來到國博考試,“剛出地鐵口,就看見國博北門排著長長的候考隊伍。我當時覺得挺渺茫:這么多人競爭,還有戲嗎?”進入考場,第一道考題:“請背一首你熟悉的古詩。”河森堡心里一合計,選詩要是選得太簡單了,可體現不出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于是,他脫口背誦出了一首冷僻的唐詩——《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第二題:“請問中國歷史中的豪杰人物,你最喜歡哪一位?”河森堡明白,這是在考查自己的歷史觀“正不正”。“我從小就特別崇拜岳飛,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力保南宋百年河山。乾隆皇帝曾數度造訪岳飛廟,親自撰寫《岳武穆論》。”既表達了自己的史觀又展示了知識儲備,考官們對他給出的答案比較滿意。
第三題:“小伙子,你唱首歌吧!”面對這個要求,河森堡有些緊張,“拽著褲子唱了一首《東方之珠》。”后來他了解到,考官們在考查他的音色。
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后一道問題:“請將‘觀眾朋友們,大家好!’翻譯成英文。”在極度緊張的考試中,河森堡突然頭腦一片空白,“大概停了有10秒吧,就是想不起來怎么翻譯。我只好抱歉:對不起,我突然想不起來‘大家’該怎么說了。”
考官有幾分失望,河森堡也垂頭喪氣,“感覺自己沒戲了。”誰想到,第二天一早兒,國博的電話來了,“恭喜,過來報到,當講解員吧!”這讓河森堡驚喜若狂,他這么形容當時的感受:“我覺得,那是我人生中排名前三位的開心時刻。感覺扯開衣服,胸口就能射出一道彩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