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奧會上,“學習和分享”是一大主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每到賽場與運動員交流都不忘囑咐“好好享受運動”,在高校演講時談到“體育要回歸教育,體育的作用要被重視”;南京青奧組委與21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共同設計了25個項目的體育啟蒙活動……但在采訪中,記者不難發現,要求長期穿著“拖鞋”、習慣坐著欣賞體育的中國孩子換上“球鞋”,參與運動,并且能享受運動,非一朝一夕之功。
超5萬人次 參與啟蒙活動
為了讓“學習和分享”的主題深入人心,南京青奧會設計了體育啟蒙活動,并設置了體育實驗室,這在奧運會歷史上尚屬首次。這些場所設在青奧村、6個競賽場館、城市慶祝場地和31所學校,每個項目都會邀請人氣很高的奧運明星參與,比如劉翔、雷聲。
在擊劍場館,記者就看見過雷聲與一撥孩子“一較高低”。擊劍的體育啟蒙活動主要由兩個專家級的教練負責,一個是江蘇擊劍隊的教練吳玲玲,一個是清華大學隊的教練劉爽。“我們是受國際劍聯委托,在這里教課。一天有4堂課,都安排在比賽的間隙,比賽期間我們都在這。”吳玲玲說。據統計,青奧會過半,已有超過5萬人次參加了南京青奧會各項文教活動。參與體育啟蒙活動和實驗室“體驗”的,每天不低于3000人。
中國家長:孩子請欣賞體育
據統計,青奧會親子套票賣出了18萬張左右。在青奧會賽場的觀眾席上,記者也看到不少父母帶著孩子來看比賽。既想讓孩子接受體育的熏陶,又不敢放手讓孩子去玩,這是許多中國家長的“心結”。
在三人籃球賽上,記者聽到了如下對話。“媽媽,你看這么多人看籃球賽,打籃球不是不務正業吧?我以后能打球吧?”“他們是專業的,你天天耗在籃球上,考試怎么辦?”
讀小學四年級的劉小天是第一次現場看手球比賽,他說:“有機會我要去玩一下。”但他的父親卻說:“我擔心這球要是砸中身體哪個部位,比如心臟、眼睛,那就不好辦了。”
現代五項被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稱為“真正男子漢的運動”,歐美許多國家的普通人都以能完成現代五項比賽為榮。在現代五項女子組比賽中,不少運動員沖過終點就倒下了。一位觀眾說:“父母怎么忍心讓十幾歲的孩子去練這么艱苦的運動?”
外國父母:孩子請享受比賽
在青奧會的采訪中,許多外國運動員讓我們看到了體育的另一面。在青奧村,哪怕語言不通,他們請志愿者幫忙,小伙伴可以一起玩得很開心,他們捏泥人、畫臉譜、學烹飪……
加拿大鐵人三項女子選手埃米莉在比賽中摔傷了,她的父母并沒有大驚小怪,而是鼓勵她;英國現代五項女子選手薩默斯的6位親人朋友,專程從英國來南京為她加油,并非沖著金牌,而是希望她“好好享受比賽”。
在射擊的混合比賽中,一個別國的女搭檔睡過頭了,一名男選手孤軍作戰,但面對哭著鼻子趕來的搭檔,他安慰道:“別難過,哪個孩子沒有睡過頭的時候呢?”(特派海都記者 黃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