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間,學校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與行業同發展共奮進。經歷了為國找礦、開路先鋒,守望春來、浴火重生,時代引領、逐夢復興的三大發展階段,擦亮了一張育人搖籃的名片,鑄就了一句地質報國的誓言,樹立了一條矢志求真的信念。”慶祝中國地質大學建校70周年大會1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孫友宏作了題為“傳承地質榮光 勇擔時代使命”的致辭。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從新中國建設伊始的篳路藍縷中走來,具有地質報國的優良傳統,是我國高層次地學人才培養的搖籃。建校70年來,學校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為國家培養了20余萬各類人才,涌現出兩院院士、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等一批精英翹楚以及大批扎根基層、默默奉獻、平凡而值得尊敬的奮斗者。
會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在講話中寄語道,新時代新征程中,希望學校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到立德樹人的各個環節和關鍵之處,為國家創建一流大學再立新功;要在未來人才培養過程中真正成為世界一流的平臺基地,在2035年實現學校地學領域相關學科躋身世界一流學科前列;要加快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莊少勤在講話中指出,自然資源部與中國地質大學血脈相連,共同發展,多年來雙方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基礎研究等方面持續緊密合作,學校成為自然資源部和教育部認定的全國首批科教融合共建平臺。今后,自然資源部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為把學校早日建成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作出不懈努力,共同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強大有力的科技與人才支撐。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夏林茂在講話中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要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上樹標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要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創一流,著力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時代新人;要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上立新功,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地大智慧;要在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上做表率,以更大作為融入和服務首都新時代發展;希望學校在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和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偉大征程中,抒寫更加絢麗多彩的歷史篇章。
孫友宏表示,學校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動切實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心懷“國之大者”,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開啟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作為兄弟高校代表致辭。龔旗煌表示,北京大學與地大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在長期攜手共進的歷程中結下了牢固的友誼。近年來兩校在加大地質科學攻關,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等多個領域持續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培養了一批高層次人才。新起點引來新機遇,新征程呼喚新作為,面向未來,希望兩校繼續深化傳統友誼,加強務實合作,共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高校力量。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馬俊杰表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將以70周年校慶為新起點,瞄準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方位和奮斗坐標,踏上新征程,聚焦占高地、上高原、攀高峰“三階段”戰略目標,遵循“四個落地”行動指南,圍繞“五學”抓好黨建,統籌推進“七大”建設工程,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奮力書寫中國特色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地大力量。 (李依環、實習生楊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