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尤其是在晝長夜短的夏天。立夏一過,午睡被杭城不少學校提上了日程,所以枕頭等午睡用具最近成了網上的熱銷產品。
日前,錢報記者調查了杭州不同城區的31所中小學,安排午休的有15所,占比近50%。
調查
濱江區的新學校愛開“午睡室”
在錢報記者隨訪的31所中小學里,共有15所學校有午睡安排。其中9所是公辦,6所是民辦。這些學校的共同點是:午休提高學習質量。
就區域分布看,濱江區最多。此次隨訪到的15所安排午睡的學校,有三分之一位于濱江區。據錢報記者了解,這和濱江區近年新投入使用的學校比較多,新學校的場地相對寬裕有一定關系。像丹楓實驗小學,自開辦之初,就將學校空余教室當作學生的“午睡室”。
從午睡時段看,多半學校安排在每年的6月和9月,主要考慮到這兩個月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暑假除外);同時,有許多學校的午睡開放時段,安排在春夏之交(五、六月份),以及夏秋之交(九、十月份)。另外,也有學校是根據實際天氣來定,像最近氣溫起伏不定,就延遲午睡開放時間。總體講,杭城中小學午睡時段的極限是4個月。
從午睡時長看,最長是1小時,最短是30分鐘,絕大多數學校控制在40到50分鐘。平均算下來,小學的午睡時長比初中多10分鐘;小學低段孩子的午睡時間也會比高段孩子多一些。
從各校的午睡安排看,大致可分為三種不同形式。一是部分年級學生可以午睡,主要集中在低年齡段。考慮到低段學生的身體發育需要,有的小學安排校內一、二年級的學生午睡,其余學生中午自由活動。二是全校集體午睡。不過,實在睡不著的學生,可以坐在座位上看書、學習,只要不打擾其他人休息即可。三是由班級自由選擇,是否要午睡。
午睡方式主要兩種,一是躺著睡,二是趴著睡。
躺著睡,要么去學校安排專門的午睡室睡,要么直接回寢室睡。前者主要集中在新建學校,空余教室比較多;后者則是杭州維翰學校初中部等寄宿制學校的做法。
由于場地原因,趴在課桌上是杭城中小學最普遍的午睡方式,占八成以上。考慮到學生趴著睡不舒服,部分學校允許孩子帶午睡枕。
現場 小學生們自備“神器”,初中生們拿胳膊當枕頭
杭州高新實驗學校在“五一”小長假過后,就換上了新的作息時間表,將“午睡”替換了“午休”。這也是杭城今年最早開始實施午睡的學校之一。近日,錢報記者前往該校,看到了一群正在享受午睡的娃。
當天中午12點20分,錢報記者站在二(5)班教室外面往里看,只見30多個娃還在嘻嘻哈哈地聊天。直到班主任傅余霞一聲令下,小朋友們爭先恐后跑向教室后的儲物柜,取出自己的“午睡神器”——款式各異的枕頭,毯子,甚至還有眼罩、耳塞等等。
等娃們將這些“午睡神器”各歸其位,已是12點25分,校園廣播里響起了舒緩的樂曲。
小家伙們迅速趴在了課桌上,枕著軟乎乎的小枕頭,靜靜入眠。個別對光和聲音特別敏感的娃,還戴上眼罩,塞上了耳塞。鬧騰了一上午的教室漸漸安靜了,幾分鐘后,就有輕輕的鼾聲開始在教室上空飄蕩。
因為怕吵醒小朋友們,傅老師壓低嗓門告訴錢報記者,學校沒有多余場地,只能安排學生在各自教室午睡,所以娃們都采用了這一種睡姿——趴在課桌上。不過,考慮到孩子趴著睡可能不太舒服,“五一”小長假期間,她曾特地在班級群里連發了3遍提醒:請爸媽給娃備好兩樣午睡神器:小枕頭和毯子,防止孩子午睡后出現落枕、著涼等狀況。
和小學生比起來,年紀稍長的初中生更珍惜午睡時間,午睡效率也高多了——
12點50分,錢報記者走進804班教室,室內一片昏暗,因為值日生拉上了遮光窗簾。初中生午睡好像都沒啥講究,課桌上都干干凈凈,自己的胳膊就是“午睡枕”,“午睡毯”也挺統一:一件學校的春秋季校服外套。
13點10分,激昂的起床鈴響起,午睡時間結束,許多孩子一骨碌就爬起來,到走廊上活動活動手腳。還有些娃卻仍舊閉著眼睛趴著,老師喊了半天才醒,睡眼惺忪去廁所洗了把臉。
據了解,在高新實驗學校,“午睡”這項傳統已堅持了7年。副校長錢利芳說,午休過后,大部分學生都感覺到專注力和學習效率有所提升。“特別是夏天,如果中午不休息,下午第一節課,課堂上就容易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