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除冬日的寒冷,不僅僅是要暖身,還要暖心!這幾天,一個名為“快樂小學堂”的快手用戶系列作品就有如冬日里的一股暖流,讓成千上萬的網友感到異常暖心,1萬多個贊、5418條評論便是最好的佐證。
當一碗碗可口美味的飯菜端上桌,當孩子們洋溢著笑容,并大喊著“老師,我還想吃”時,正架鍋起灶的校長滿足地笑了。校長名叫章站亮,任職于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春濤鎮黃泥小學。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他感嘆說,一口鍋、一灶臺、師生們一起做頓飯,或許能填補上孩子們父母不在身邊的“空缺”。于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校長與身邊25名留守兒童,擦出了讓人難以忘懷的火花。
留守兒童離家太遠
新校長想到放學后加餐
“老師,我還想吃!”“老師,我還要!”幾個小朋友拿著空空的飯碗奔向章站亮,聽到他們還想吃,章校長連忙說:“過來過來”,然后他把餃子從熱氣騰騰的鍋里撈出來,給孩子們添上,這樣其樂融融的場景出現在一個名為“快樂小學堂”的快手用戶系列作品里,此條視頻已經收獲了1萬多個贊,5418條評論。
幾番輾轉,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了章站亮,他現任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春濤鎮黃泥小學校長。“有什么您直接問,過一會兒,我還要去給孩子們切菜呢!”章校長說話時帶著樸實的鄉音,讓人倍感親切。今年45歲的章占亮原本就職于春濤鎮另一所小學,2018年9月,被調任至黃泥小學擔任校長。學校里除了他之外,還有5名老師,分管1-5年級的學生,教授不同的課程。來到學校,章校長了解到學生的具體情況:25名學生,最小的6歲,最大也只有12歲,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留守兒童。
章校長是1993年參加工作的,期間接觸過許多留守兒童,他知道這一群體比起一般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照顧。經過一番商議后,章校長決定放學后做一頓加餐給孩子們,來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呵護。“學校的課程安排是上午8:30-11:50,下午1:30-4:00,中間不提供早、中、晚餐。距離學校較近的孩子還好,距離遠的光在路上跑就需要40分鐘。”章校長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下午放學的時候,孩子們肯定餓得前胸貼后背了,這時要是有一碗熱騰騰的餃子或面條,一定是美極了!
表現優異可點火
師生合作“麻辣魚頭燉豆腐”
說干就干,今年11月份,章校長自掏腰包購買食材。不過,他覺得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煮給孩子們吃,好像缺少點什么,不如大家一起參與到煮飯做菜的過程中來得更有意義。“我一個人先洗菜,他們誰有空就可以自愿來幫忙,因為課程安排的不一樣。”提到孩子課程這一塊,章校長嚴肅而又認真地說:“做飯不要求老師們過來協助,因為他們最主要的職責還是負責孩子們的學習。”
章校長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做飯時的某些步驟,例如點火等,孩子們都很想參與,他為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就出了一個規定:誰受到老師表揚,或者熱心幫助別人,做了好人好事的就可以負責點火。這樣一來,孩子們學習狀態更好了,也開始學著互幫互助。
每天最遲下午3點,章校長就要開始準備食材了,像一道“麻辣魚頭燉豆腐”,他先將魚頭洗干凈,豆腐切塊兒,將大蔥、青蒜、紅椒等配料切好洗凈備用。孩子們下課后一窩蜂地涌向校長,滿懷希冀地問:“校長,今天做什么菜呀?”“今天為你們做的是麻辣魚頭燉豆腐!”章校長中氣十足地說。接著,孩子們有的飛奔去撿柴,有的來架鍋,當天表現最好的那個孩子則在大家的注視下開始點火。然后,起鍋燒油,將魚頭放到鍋里炸一炸,再放入適量的鹽、生抽、料酒等等調料,之后又把切好的豆腐放進去……在章校長一連串行云流水的動作后,一鍋香氣撲鼻的“麻辣魚頭燉豆腐”就完成了,孩子們饞得直流口水。這時,章校長微微一笑說:“快去洗手,準備排隊吃飯!”看到孩子們大口吃著飯菜,章校長心里滿是愉悅感。
章校長在給孩子們做菜
為了改善孩子們的伙食,章校長常常變著法兒地想食譜,曾經做過可樂雞翅、蘿卜羊肉湯、豬肝肉絲面、糯米蒸排骨等各式各樣的菜。紫牛新聞記者也了解到,從準備食材到完成,大概在1-2個小時,所需要的花費也是30-100元不等,都是校長自掏腰包,只要孩子們在學校,章校長就變著花樣給他們做飯。
圖片
孩子們都很積極地幫著章校長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