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并沒有那么簡單。很可能的一種結局是:并行。原來的考試不取消,加上新出來的9種考試,那將變成20多種考試。另外還有PETS五個等級考試和國才五個等級考試(國際人才考試)。這些考試都是通用性,內容重復,只是名稱不一,這將給教學和用人單位帶來極大的混亂。
第二,退一步來說,即使能替代,但替代得了嗎?因為這兩種考試不是同一性質的。前者是一種教學性考試,如高考是高中生完成學業,為進入大學而必須參加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是大學生在完成大學英語教學后要求參加的。但九級考試,嚴格意義上是水平考試,是自愿性的,把水平考試變成強制性的,在全國推,其理論依據和現實依據何在?
量表還是考試
九級開發者聲稱九級考試體系是和國際接軌的。《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框架》(簡稱《歐框》)確實研發了六個能力等級的量表,然而他們并沒有去開發“相對應的等級考試”。按照歐洲理事會的力量,他們完全可以去開發六個等級考試,為歐洲理事會帶來巨大的財政來源,但他們沒有去開發。同理,托福和雅思也有內部的能力等級量表,但他們的常用考試就一兩個。作為國際著名的語言測試權威機構,英語又是他們母語,他們完全可以開發九級甚至更多的和英語能力對應的考試,但他們為什么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