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三中高二(8)班學生廖小蘭來到縣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在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周內先后體驗了陶藝、水墨畫、竹木制作、烹飪等多個項目。廖小蘭拿著自己用竹子做的坦克、大炮對記者說:“參加體驗式勞動教育,有助于緩解學習壓力,鍛煉動手能力,豐富生活體驗,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作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單位”,泉州市各縣(市、區)中小學校輪流組織學生到社會實踐基地接受勞動教育已成常態,近年來每年達30萬人次以上。目前,泉州市共建有12個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可分別容納500名以上學生集中活動。
“中小學勞動教育是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上好勞動教育課程十分必要。近年來,泉州指導各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不斷完善辦學條件,加強勞動教育項目,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引導形成各自品牌,切實讓學生愿意來,來了有收獲。”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徐昌裕說,“在拓展勞動教育項目方面,我們指導各社會實踐基地要著眼學生需求,因地制宜,根據本地經濟產業、傳統文化調整設置課程,重點增設學工、學農、家政、傳統工藝制作等勞動教育項目,把勞動教育與當地特色產業有機結合。”
據介紹,泉州各縣(市、區)社會實踐基地新設置勞動教育項目后,需要增聘一批專兼職指導教師和后勤服務人員,該市教育局給予積極推動促成,并舉辦全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師資培訓班,不斷提升勞動教育師資水平。
據了解,與組織中小學生到社會實踐基地接受勞動教育配套的是,泉州市還不斷完善具有泉州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內容體系,已初步建成全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微課資源庫,并引導家長教育并指導孩子從小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自我生活服務,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