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學區制、增加九年一貫制學校、名校辦分校將是北京市調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的三大方向。在昨天的“北京教育地圖”發布會上,市教委委員、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本市小升初政策指導性原則將結合教育部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包括小升初在內的義務教育階段政策預計上半年出臺。各區縣將制定具體措施和改革路線圖。
優質教育資源布局調整
隨著學校布局結構變化,“北京教育地圖”也隨之變化。昨天發布的新地圖顯示,包括海淀、西城、東城在內,北京的60余個教育資源制高點將形成環狀教育帶。據李奕介紹,今年將通過城鄉一體化學校的建設和學區化管理模式的整合,擴大優質校學位供給和幅度,降低就近進入優質教育資源的難度。
記者了解到,通過優質教育資源輻射,目前,已有幾個地區呈現教育高地,例如大興亦莊地區,該地區擁有十一學校亦莊實驗小學、北京二中亦莊分校、北京八中亦莊分校等;門頭溝地區擁有人大附小京西分校、北師大京師實驗小學、景山門頭溝實驗學校等。此外,不僅市域層面有改變,各區縣的教育布局分布也有所調整。例如,海淀北部地區和石景山東部地區教育資源得到加強。
小升初新政擬春季出臺
發展學區制、增加九年一貫制學校、名校辦分校將是本市調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的三大方向。李奕說,今年,本市將通過提高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進一步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小升初政策指導性原則將結合教育部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包括小升初在內的義務教育階段政策預計上半年出臺。各區縣將制定具體措施和改革路線圖。
此外,為探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管、辦、評分離試點,減輕學校、學生和教師的負擔,本市目前正研究取消由市區兩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直接進行的針對師生和學校的各類監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