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科技大學官網消息,北京科技大學根據新生適應周期變化和心理特點,確定“自信—從認識自我開始”“和諧—從人際交往開始”“快樂—從管理情緒開始”“人生—從珍愛生命開始”等 8個主題、16個學時的心理素質教育必修課,實現118個新生班級心理素質教育全覆蓋。
以課程建設為基礎,提升教育溫度。
出版《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材,研發大學生心理健康慕課課程,構建起“慕課—翻轉課堂—實踐體驗”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交互式線上課程進行心理知識學習和討論交流,強化知識理解和思維創新。鼓勵教師通過體驗式線下課程,以小組團體形式對學生進行認知啟發和技巧訓練,打造以愛和支持為導向的互動分享式課堂。
以日常活動為抓手,增加心靈深度。
充分發揮陽光心理協會作用,本著參與度高、互動性強、覆蓋面廣的原則,以理性平和、陽光心態為主題,廣泛開展具有心理特色的育人活動,營造心理素質教育良好氛圍。開展“525心理健康文化節”系列活動,打造心理健康快車、心靈氧吧等朋輩輔導品牌,舉辦心理講壇、心理情景劇大賽、心理電影賞析等拓展類教育項目,每年覆蓋學生5000余人次。建設心理咨詢網站、朋輩咨詢熱線、心理素質教育專刊等,采取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即時傳遞心理健康教育資訊,不斷擴大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以危機預防干預為關鍵,強化調適效度。
建立健全學生心理預防排查體系,從學業、家庭、人際關系、情緒特征、生活狀態等12個方面制定嚴格規范的研判標準。每年對全體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并于春秋兩季逐一走訪學院,進行學生心理狀況分析研判,做到全覆蓋、早發現、早預防、早干預。建立健全心理干預聯動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完善學校、學院和專業醫療機構之間的危機轉介和干預流程及措施。
以隊伍建設為根本,加大保障力度。
配足配齊專職心理健康崗位人員,每年下撥專項經費,建設規模適度、相對穩定的專兼職咨詢師隊伍,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加強咨詢師業務培訓,對工作中的共性問題進行業務答疑,對日常咨詢進行過程督導,對疑難案例進行專家會商。加強輔導員專業培訓,組織春秋季學生工作教師全員培訓、新入職輔導員培訓,幫助輔導員掌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相關理論和團體輔導、個案輔導、心理咨詢等工作技能。設立輔導員心理志趣發展小組,支持輔導員參加專業培訓、考取心理咨詢師執業證書。加強對班級心理委員、宿舍長等學生骨干的心理知識和技能培訓,發揮學生自我教育作用。(記者 趙英梓 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