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可能性測評;圖來自新浪高考志愿通
錄取可能性報告;圖來自新浪高考志愿通
■訣竅2:選準“參考值”
注重學校錄取平均分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可根據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績,看看自己在區、學校、班級的排名,咨詢老師往年該名次段考生的去向,掌握自己可能被錄取的學校范圍,然后再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在這個范圍內做選擇。
華東師大招辦主任周鴻建議,在選擇可填報的學校時,要選準“參考值”,即在參考往年錄取情況時,既要看高校及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更要看高校及專業的錄取平均分,并盡可能淡化“最低分”概念。因為“平均分”的高低,最能客觀、準確地反映一所高校的實際情況,更有參考價值。
周鴻還提醒考生,選擇“參考值”不能只看前一兩年的分數,否則容易產生誤區,因為學校的錄取有時也分大年、小年,最好查找該院校前三四年在上海的錄取平均分,再將這個平均分折算成當年考生考分的位次。
訣竅3:慎寫“不服從調劑”
只要在填報志愿時,注明專業服從調劑,分數達到投檔線,現在上海一本、二本學校一般都承諾百分之百不退檔。
東華大學招生辦主任陸忠平介紹,實行平行志愿后,投檔到高校的考生分數“扁平化”,被錄取考生之間的分數往往更為接近,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分數段內。在考生集中報考某個重點院校的某個熱門專業時,這一現象會特別突出,那么高校在安排專業時就比較困難,很多考生的專業志愿無法滿足,要想不落選,這時就只能依靠調劑錄取。
而調劑又會遇到一個問題,很多高分考生由于擔心被調劑到與自己的興趣和專業傾向毫不沾邊的專業,所以在填報時選擇不愿服從調劑。實際上,現在很多學校的招辦老師出于對考生負責,在專業調劑時都會很慎重,盡量選擇與所填報專業傾向接近的專業進行調劑。
很多學校首先會看考生報考學校的專業大類里是否還有某些專業有剩余計劃。如果有,學校會選擇這些專業進行調劑。但如果考生考分到了某所學校的投檔線,但沒到所填報專業的錄取線,一旦考生注明不愿調劑,則面臨被退檔的風險,就沒有機會投到其他志愿學校,直接進入征求志愿,所以,對于“不服從調劑志愿”必須慎重填寫。
小編提醒:
現在離高考只有不到二十天時間,考生和家長感受到時間越來越緊迫,開始抓緊學習志愿填報知識。然而在沖刺的最后階段,應該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考試本身,志愿填報工作可以交給專業的志愿填報專家。
新浪搜羅志愿填報經驗豐富的專家,經過嚴格審核,組成新浪志愿填報專家團(http://zhiyuan.edu.sina.com.cn/solution/view/),是考生和家長填報志愿的強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