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考志愿填報往往是家長和考生們非常關注的問題,今天說說高考志愿填報的規則與潛規則。以方便大家理性的思考自己的高考志愿。
1
規 則:高分選學校 低分學校選
潛規則:高分考生報志愿難
一般來說遠遠高于錄取分數線的考生,才有機會選擇不同的學校。在分數線上下的考生只要能被高校錄取就已經很幸運了。所以高三的老師經常鼓勵學生提高高考成績才是王道。
在現實生活中,真正關心高考志愿,高考志愿最難填報的往往是高分考生。這些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般都很優秀,已經有了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的意識。可是常常得到不健全的信息和說法。特別是近年來高考家長群的出現,這些家長每天都會接受許多不同的信息,有些截然相反。前些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位教授反對學生學習北京大學的社會學科,一定要讓學生上人大的經濟管理學科,就引起了許多不同觀點的爭議。所以現實生活中對志愿最關注的是一本線上20分以上的考生家長。真正分數較低的同學往往對高考志愿采取聽天由命的方式。
2
規 則: 優先選學校 其次選專業
潛規則: 成績決定了一切
在理論上,考生因該先考慮選學校,然后才是專業。因為學校決定你視野,決定了平臺,決定了人脈關系,決定了學業發展水平。越是厲害的學校,綜合實力越強。就像北大清華復旦所有的學科幾乎都全國領先。優勢學校最差的專業出路也可能比一些同一專業水平很強但學校綜合實力不強的發展好一些。比如西北大學的地質學科是全國一級學科,實力在全國是前三名的。但是學生在選擇的時候寧可選擇一個北京、上海、廣州的地質學實力還不如西北大學地質學的高校就讀。
現實生活中,高考報志愿時大多學生只能現實的利用成績填報志愿。高中階段自己和家長曾經的學業規劃和職業理想都放在一邊了。因為報志愿工作緊張而信息不對稱。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成績和排名,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更多的考試信息。每個人的填報都可能是盲目的跟著感覺走。(保送生、藝考生和自主招生已經確定加分的例外)。這個時候機械的比對往年的數據就成為唯一放心的底線。
3
規 則: 知識決定命運
潛規則:人生的機遇在于創造
在理論上,按照大平行的原則,不同層次的學生上不同的學校。學生的知識素養決定了未來的發展。
現實生活中,一些二流三流的大學同樣能培養優秀的人才。在一些二本院校考研成功率就遠遠超過許多名牌重點大學。在家長看來上大學的關鍵就是學業,學的一技之長。在學生看來,上大學就是成長,遇到更多的朋友。
4
規 則: 高大上的地方就有高大上的大學
潛規則:上大學不一定有高大上的目的
北京上海廣州江蘇經濟發達,一些大學實力也是超群的。所以去這幾個地方上大學趨之如騖。這幾個地方的學校分數線都高。
現實生活中,許多考生上大學選擇不僅僅是學業。學校環境、飲食服務、文化生活、社會實踐都是考生們選擇的原因。在大學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開始一次轟轟烈烈的愛情,開創一個創業的平臺。不同的學生其實有不同的追求。
5
規 則: 高考錄取分數面前人人平等
潛規則: 機會不是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
理論上,除了分數,高考錄取沒有別的依據。
現實中,高校的學費生活費是家長學生關注的重要內容。現在大家關注的教育公平問題中就有名牌重點院校農村生源的減少問題。就是考上了也上不起,許多農村考生選擇軍校、和學費較低的學校。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名校農村生源的減少不僅僅是學費的問題,更重要的可能是生活費。經濟發達的地區,生活成本也很高。
高校錄取制度中,特別強調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偏才怪才分數線不能用普通高考的成績來解釋。經常有家長問為什么有的學校和專業錄取的分數線中位線和最低分相差那么大呢。比最低分高了10多分,為什么還能落榜呢。因為最低分也許是專業特長、藝術特長或者體育特長的考生呀。高校在錄取新生時有自己全方位計劃和規則。
6
規 則: 高考成績最重要
潛規則:高考成績重要,排名更重要。比排名更重要的是檔案。
填報志愿一定要注意高校的招生簡章。簡章對考生的各方面條件做了嚴格的限制。有的限制就是一票否決。如色盲色弱許多專業是不能報考的。高中生檔案中材料有影響錄取因素的學校是不能報考的。所以研究高校的簡章其實是很重要的。比如審計、統計等專業,如果涉及到國家保密法和保密條例的,本人社會關系復雜又個性開朗不能完成保密任務的考生成績再優秀也是不能錄取的。
還想免費獲取更快的,更準確,更多的高考志愿填報方面的內容嗎?(志愿填報專家 趙恒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