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長居于此,而隨遷子女就近入學問題也逐漸顯現。有不少家長反映,他們孩子被分流到了離中心區域十幾公里不等的學校,上學接送實在艱難。
從廣東來到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務工的王先生,目前有兩個孩子。大寶已經在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就讀,二寶即將入學,但當地教育局公布的入學安排,卻令他難以接受。
家長 王先生(化名):
二寶他分配到十幾二十公里以外的學校,而且那個路也很危險,我們兩公婆要上班,現在如果小的分到那邊去上學,我們根本就沒辦法照顧。
王先生說,與他家情況類似的孩子還有213名,這些孩子分別被分流到離管委會所在地約12公里的武帽小學、約16公里的正安小學,以及約51公里的團結小學。路途遙遠,孩子的上下學的安全問題令家長擔憂。
家長 黃先生:
積分制它是按這樣的,博士生研究生大學生這個是最多加30分這樣,還有你交的稅越多,你獲得的積分越多。像我們農民工,我們拿什么去跟大學生,跟老板去比啊?
黃先生所說的積分制,是今年5月7日廣西-東盟經開區管委會發布在官網上的《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義務教育階段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制入學實施辦法(試行)》。根據《辦法》,積分制共有五個積分項目,分別為服務年限、居住年限、參保年限、納稅情況及加分項。據了解,積分制在今年尚屬首次采用。
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
教育文體局副局長 蒙立桓:
今年報名人數跟學位數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就在5月份研究出臺了我們這個積分制,然后5月份的時候也在官網上公布了,在公布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收到什么異議。
相關部門回應:盡力滿足就近入學需求
蒙副局長說,由于目前學校的硬件條件,實在已經沒有空余教室可供使用。同時,為緩解學位不足的困境,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區第四小學的建設也已經提上了日程。
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
教育文體局副局長 蒙立桓:
現在開發區正在建設的第四小學,我們確保它要在2021年,也就是明年的秋季學期如期招生。
隨后,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接待了反映情況的家長代表。當天下午,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研究決定,多渠道解決學位不足問題,確保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子女在開發區中心區域內就近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