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俠·神奇漢字星球》是一部輕松快樂的中華文化教育題材3D動畫,該劇經過多年籌備,已于2021年2月22日在卡酷少兒衛視正式首播,并將在3月8日登陸金鷹卡通衛視,兩大少兒衛視聯合播出,吸引了廣大粉絲的關注。
值此動畫熱播之際,《漢字俠》的主創團隊為我們對我們分享了他們對于這部動畫的創作初衷、動漫內核,以及對動畫未來的看法。
一部動畫讓孩子看懂漢字邏輯
《漢字俠·神奇漢字星球》的故事講述主人公甲寶、金寶、篆寶、隸寶、楷寶五人,一同尋找失散的母字精靈和漢字寶寶,與壞蛋白字先生對抗,拯救漢字星球的故事。
▲《漢字俠》角色關系解構
如何講好漢字這一蘊含深厚文化的題材,對創作團隊來說,是一個重大考驗。
總導演張衛東表示:“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中國民族的基本標識,也是中國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和支撐。我們希望通過動畫片的形式,讓孩子們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少到多,有規律、有邏輯的掌握漢字。”
這部動畫片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專家級內容解讀,生動的母字精靈形象和有趣的漢字譜系系統,將漢字的起源、象形的變化和產生的背景連接起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小朋友解析漢字起源、演化過程、 象形象意、傳統文化、歷史民俗等。
張衛東介紹道:“動畫中的母字精靈都是跟我們漢字的起源有直接的關系,我們的老祖宗在創造漢字的時候,都是根據平時的日常生活、天文地理以及人們的感情,通過象形、象聲、象意來創造了我們偉大漢字。而母字是所有漢字的基礎,比如由字,在甲骨文創造這個字的時候,它是下面有一個油碗,上面有燈芯,由此衍生出抽字、油字等。像這樣,最初的母字不斷衍生出它的孩子,也就是子字,通過最初的512個母字,最終演變出八萬七千多個子字,共同構成了浩瀚的漢字文化。”
為確保動畫片演繹的漢字演變規律及含義的科學性、準確性、趣味性,功夫動漫邀請了中國“漢字譜系”創始人孔刃非教授作為項目總顧問及總編劇,與創作團隊一起將漢字演變過程,漢字解讀和動畫劇情進行了有機結合,細心打磨每一處細節,用專業視角詮釋了中華漢字的獨特魅力,是一部老師、家長為孩子們解析每個字的含義最好的教材片,也是每個家長為孩子們解析每個字的含義的最好工具。
張衛東表示:“漢字譜系里面的規律性和邏輯性是通過孔刃非教授經過十幾年的潛心研究總結出來的,與我們以往學漢字的方式方法不同,《漢字俠》通過形象生動的動畫表現方式,讓孩子們掌握其中的規律,自發性、有聯想、有想象力的去學習漢字、掌握漢字,這樣對我們孩子未來的想象力、創造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一部動畫建立起整個“漢字星球”
“《漢字俠》的劇本創作我們花了三年。”編劇謝金煒表示,《漢字俠》的創作最困難的是如何把孔教授的漢字譜系以小孩子們看得懂的方式呈現出來,如何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創作出一個淺顯易懂的認識漢字的邏輯、學習漢字的方法。為此,主創團隊幾易其稿,甚至還完全推翻過一次。“我們花費了很多精力在這個全新的領域,孔教授給了我們非常多的指導,最終我們還是克服了困難。”
▲《漢字俠》場景設計稿
《漢字俠》制片張超表示:“我們在創作《漢字俠》的時候,不光是要把漢字知識講出來,還要在動畫片里構建生動有趣的故事,將浩瀚的漢字文化用一個完整的故事串起來,這個其實是很考驗我們整個團隊。”
在主創團隊的努力下,最終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精彩紛呈、蘊含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漢字星球”,主人公甲寶、金寶、篆寶、隸寶、楷寶脫胎于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和楷書,他們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在一場場有趣的冒險中,讓小朋友在觀看動畫學習漢字的同時認識到漢字的演變規律。
除了幾個主角以外,《漢字俠·神奇漢字星球》內還有著512個母字精靈,每個母字都有獨特的形象與個性,融合漢字韻味,形象鮮活飽滿,形成一個豐富多彩又完整的漢字世界。
▲字母精靈概念圖
▲字母精靈概念圖
一部動畫影響數億人的教育改革
隨著《漢字俠·神奇漢字星球》的持續熱播,這部漢字教育動畫片收獲好評如潮,通過超級IP傳遞中國人民沉淀了幾千年的文化資源和中國智慧,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講述中華漢字故事,也以創新的漢字教育形式引發人們對漢字教育改革的思考。
張衛東表示,《漢字俠》動畫片里有512個母字,衍生出八萬七千多個子字,我們計劃將要做一千多集,會甄選出常用的主要漢字一一講述出他們的故事,讓更多孩子們了解漢字的來源,漢字背后深厚的中華文化。
接下來動畫還將于省級衛視、省級少兒頻道、地方臺等全國百臺大聯播,同時會在愛奇藝、騰訊、優酷等20家主流網絡視頻媒體上線播出。軍包括日本在內的海外市場,覆蓋全球數以千萬計的觀眾群體,助推民族自信,實現文化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