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一場以“泉州記憶:百年百村”為主題的網絡展播活動,在各大網絡平臺上線。網絡展播活動由中共泉州市委網信辦策劃和組織,從4月至11月底,共征集到網絡圖文、視頻作品150多個。
近百個各具特色、風格迥異的村居和社區一經展播,受到海內外眾多網友的關注、轉發和點贊,據不完全統計,網絡展播總閱讀量超8000萬,取得良好網上傳播效果。
據悉,展播活動旨在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再現僑鄉大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業績和鄉村巨變,謳歌新時代,弘揚主旋律。
打造黨建文化陣地。 (圖片來源:永春縣呈祥鄉)
緊扣百年巨變 聚焦鄉村振興
“泉州記憶:百年百村”展播活動,緊扣百年巨變和鄉村振興這一主題,重點聚焦鄉村改革與發展變化,策劃征集、篩選確定泉州市百個特色村居,從傳統文化、百年變遷、鄉村振興、黨建成效、發展特色等多領域多角度,利用個體口述、現場采訪、民眾說“變”、老舊照片與百年對比等形式,集中宣傳各地村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發展進步和巨大成就,著力營造增進認同、催人奮進、凝心聚力、加快發展的濃厚網上氛圍。
建設宜業宜居新農村。 (圖片來源:泉州市泉港區界山鎮)
發揮網絡效應 展示泉州特色
作為建黨百年網絡宣傳的重點活動,“泉州記憶:百年百村”網絡展播活動,充分發揮網絡媒體覆蓋廣、傳播快、效果好的特點和優勢,通過多媒聯動、合力造勢,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推介泉州村居面貌、風土人情、旅游景觀、特色產業、發展成就等各個方面。
在各大網絡平臺上展播的作品,有的通過描摹自然風光、展現美麗鄉村,比如晉江市圍頭“海峽第一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德化縣英山村;有的通過挖掘人文意蘊,展現地域特色文化和民俗之美,比如洛江區雙陽街道的南山社區印尼風情、泉港區涂嶺鎮小壩村的蒙古民族特色和山腰街道鐘厝畬族少數民族特色等;有的展現閩南僑鄉歷史文化和古建筑特色,比如石獅靈秀鎮華山村、德化龍門灘鎮碧坑村等中國傳統古村落;有的通過鏡頭記錄人們勞作過程,呈現泉州自然生態之美,比如德化上涌鎮曾坂村的省級鄉村旅游名村;有的通過抒情曲調歌詠鄉村美好生活,生動展現當地百姓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比如永春湖洋鎮吳嶺村等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文體活動形式多樣。 (圖片來源:德化縣楊梅鄉)
多媒聯動展播 創新網上宣傳
泉州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展播活動全面再現了泉州各地村居的發展歷程,重點宣傳展示了一些較有代表性的村居在經濟發展、村容村貌、生態建設、人居環境、脫貧攻堅等方面所取得的發展成就。
據介紹,為加大此次活動網上傳播和社會影響,達到良好的宣傳造勢效果,泉州市委網信辦積極統籌各類網站和新媒體平臺,用足用好網絡傳播協調聯動機制,采取“統一主題、統一頁面、統一推送”的做法,各類網站和新媒體平臺同步推出、集中展示“泉州記憶:百年百村”專題頁面。
開展環境整治,提升鄉村發展品質。(圖片來源:惠安縣紫山鎮 方立/攝)
本次網絡展播活動取得良好的集合效應。人民網《泉州發布》欄目及東南網、智慧海都、閩南網、泉州網、無線泉州、新浪泉州、騰訊大閩網等主流媒體、商業網站和新媒體平臺參與聯動展播,各類網站、公眾號、客戶端、微信群、朋友圈參與推介互動,多角度、多層次再現了“百年百村”“大美泉州”的良好形象。(林培山 陳勝遠 張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