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泉州大力推進設施新型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數據價值化,統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以數字賦能政府治理,激發數字經濟新動能。自2019年以來,泉州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二,占GDP比重超過45%。數字經濟逐步成為驅動泉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圍繞技術鏈、價值鏈和產業鏈提升,泉州不斷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重點引進培育集成電路、化合物半導體、光電等高端產業龍頭企業,初步以形成半導體、光電、光伏元器件、智能安防等產業為基礎,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傳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新增長點,以空天遙感、時空數據、5G應用等前沿信息技術為突破口的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數字技術為制造業持續賦能
泉州積極推進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建設,分行業、分地區指導企業開展智能制造項目建設,入選首批中國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全市有超五成、2500多家規上企業參與智能化改造,建成超100間智能車間、近1000條智能生產線、超1萬臺工業機器人。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二級解析節點,涌現一批數字賦能工業典型,柒牌5G服裝智能倉儲系統助力企業實現作業效率提升150%、人工成本降低70%、能耗降低60%,華寶智能制鞋協同系統實現生產效率提升30%、人工成本降低40%。
網絡零售額居全省首位
泉州接連獲評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和綜合保稅區等三大“國字號”試點,引進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Lazada在泉州綜保區落地“一基地雙中心”,積極對接廈門自貿區跨境電子商務“單一窗口”,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線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啟動綜保區線下服務窗口。
2020年,泉州跨境電商貿易額82.9億元,同比增長6.1倍。其中,出口76億元,同比增長85.7倍,直接拉動泉州出口增長5.2個百分點。網絡零售額2574.0億元,同比增長34.9%,高于全省增速10.2%,其中農村網絡零售額1939.3億元,同比增長34.7%,高于全省增速6.1個百分點,均位列全省首位。
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超千億
搶抓新興產業發展風口期,泉州聚焦大數據、云計算、集成電路、半導體、智能傳感器等產業,依托新經濟新基建園區建設,吸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落戶園區,有力推動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泉州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采用“一區三園”模式,打造半導體全產業鏈基地,初步建成集成電路、光芯片、射頻芯片、高端光電芯片、特種材料五大產業鏈條。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已建設成為我省大數據產業重點園區和“數字福建”重要承載基地。 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超千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超450億元,新興產業逐步成為驅動泉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基礎設施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泉州是首批國家級“寬帶中國”示范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建成光網城市,全市所有行政村實現光纖、4G全覆蓋;是全國首批50個5G商用試點城市之一,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1萬個,實現主城區、各縣城和重點鄉鎮5G信號連續覆蓋。
搶抓新基建發展的窗口期,泉州還加速布局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完成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城市節點、5G消息平臺等項目建設。泉州先進計算中心、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全球商業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網福建站、邊緣計算中心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