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歌劇廳內,環繞式的“全球世界遺產風采”展區、雕欄畫卷式的“世界遺產在中國”展區、土樓坊巷式的“世界遺產在福建”展區,各美其美,吸引著八方來客。
世界藍、中國紅、福建綠。一室之內,百步之間,盡可遍覽燦爛的世界文化自然遺產長卷。
19日起,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題展覽向公眾開放,全面展示全球世界遺產的風采以及中國、福建保護世界遺產的積極行動,福州保護名城的科學實踐。
“全球世界遺產風采”展區從1121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中精選了89個遺產地的圖片,展區前,游客們時不時合影留念。66歲的退休大學教師周先生駐足流連,頻頻感嘆“走進了世界遺產的大觀園”。
迎著祥云卷軸元素的展示面,“世界遺產在中國”展區映入眼簾。五岳之首的山東泰山、水景之王四川九寨溝、源流千年的安陽殷墟……55處中國世界遺產的精選圖片,輔以“中國紅”的視覺色彩,盡顯中國魅力無限。
穿過“福建土樓振成樓”大門,只見“世界遺產在福建”展區內“高山睥睨,秀水長流”,清新綠意沁人心脾。轉角回眸,形似三坊七巷的“福州文化遺產保護”展廳藝術化地還原了福州的歷史街區風貌。行走在白墻灰瓦、馬鞍灰塑間,聞不夠的是茉莉花香,看不夠的是三山形勝、閩江旖旎,說不完的是坊巷春秋、船政風云。
福州市民何女士帶著7歲的女兒前來打卡,女孩兒興奮地在大會簽名墻簽下了自己的大名。何女士坦言,展覽讓孩子充分了解了家門口的文化遺產,長了見識,啟發了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遺產在中國”展區一隅,特別設置了天壇造型的展覽處,展示了我國較完善的世界遺產監測體系。游客們點擊實時監測預警平臺,世界遺產所在地的實時車流、人流等情況可盡收眼底。(福建日報記者 全幸雅/文 王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