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懷榮家3500元,圖薩汗 · 奧斯曼家2500元,馬存智家1900元……先領上股權證,在分配表上簽字按手印,再領錢。”
10月26日上午,在米東區鐵廠溝鎮曙光下村入股分紅現場,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馬玉林公布了村民的分紅金額。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當天,該村370戶1043位村民領到46.04萬元分紅金。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要求從2017年全面部署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到2021年底,我國將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
2018年,烏魯木齊市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全市174個村進行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錄入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平臺。曙光下村是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之一。
村民馬明林家有4畝多耕地,入股之前,主要種植蔬菜、玉米、油葵等作物,每年收入兩三千元。耕地入股后,馬明林在鎮上一家企業當工人,每月收入五六千元。
“我家四口人每年分紅9800元,加上我和妻子打工的收入,全家年收入可達10萬元。”馬明林說。
曙光下村共設置土地股、人口股、勞齡股、鄉村治理股等7種股權。該村黨總支書記李鴻君說,“這樣設置股權既考慮有戶有耕地的村民,也考慮嫁入本村的村民,同時也獎勵遵守村規民約表現突出的村民。”
股權中的勞齡股頗具特色。該村戶籍村民女性55歲至70歲、男性60歲至70歲的每月可領取分紅金500元;70歲以上的村民每月可領取分紅金700元。
今年77歲的王希付和妻子參股的是勞齡股,每人每年可領取分紅金8400元,兩人一年就是16800元。
除勞齡股分紅外,每月還可領取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500多元以及失地農民養老保險1600元,年收入25000余元。王希付說:“日子很幸福,這都是黨的惠民政策好!”
目前,烏魯木齊市累計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95358人,根據實際設置了土地股、人口股、勞齡股、貢獻股、鄉村治理股等各類股權十余種,差異化配股總額64520.7股,量化資產總額6.17億元。
烏魯木齊市農業農村局經濟指導處處長何國林說,積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推進這項改革對完善農村治理、保障農民權益、探索形成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具有重大意義。(記者 趙楓 宋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