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放在心中 把責任扛在肩上
《習近平在福建》激勵我省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奮發有為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進行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開創性、戰略性的理念創新和實踐探索,取得了極其豐碩的成果,體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至今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芒。
連日來,我省廣大干部群眾持續深入學習采訪實錄,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基層、心系群眾、心系民生的赤誠情懷。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一心為民,初心未改”的深厚赤子情懷感人至深,通過學習采訪實錄,精神受到震撼,靈魂得到洗禮,思想得到升華,更加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和實踐源泉。要把這種情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進一步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思路舉措,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貢獻智慧和力量。
“通過學習采訪實錄,我深刻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基層、心系群眾、心系民生的赤誠情懷。”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加工推廣總站派駐屏南縣甘棠鄉梅花地村第一書記黃子建說,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駐村以來,黃子建帶領梅花地村村民發揚“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精神,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班子建設,探索“黨建+產業”促扶貧工作模式,吸納村主干、黨員、鄉賢等壯大精準扶貧力量,實施茶產業基地建設項目,與企業合作發展芙蓉李電商項目,讓曾經的貧困村順利脫貧摘帽。“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作為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干部,他將堅持靶心不變、焦點不散、頻道不換,堅決落實攻堅責任,強化精準施策,加強監測預警,加快補齊短板,深化扶貧舉措,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不辜負群眾的信任和期盼。
“《習近平在福建》采訪實錄生動還原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生活情景,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赤子情懷,感人至深。每一篇采訪實錄我都認真學習,很受教育、很受鞭策。”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任職期間,處處以人民為中心,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二字已銘刻在他的內心深處,“為群眾做實事”的信念篤定地扎根他的心底。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事事關系百姓,我們民政工作者一定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留給我們的寶貴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傳承好,要帶著責任帶著感情,持續深化學習,踐行為民宗旨,把理想信念筑得更牢,把初心守得更好。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我們要設身處地為廣大民政服務對象特別是各類特殊困難群體著想,想想他們缺什么、要什么,我們就補什么、提升什么,讓他們有切切實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學習好踐行好。”共青團福建省委派駐建甌市川石鄉伏演村第一書記楊榮章說,我們要堅定不移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深入農戶當中傾聽村民呼聲,真正幫助他們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駐村兩年多來,他更加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人民為先”的深厚人民情懷,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伏演村是建甌市級貧困村,近年來先后爭取到各類資金近1000萬元,實施了產業發展、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項目20余項,1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順利脫貧,昔日有名的貧困村、難點村,搖身一變成了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習近平總書記‘一心為民,初心未改’的赤子情懷飽滿深厚,雋永悠長,是為民、憂民、親民、敬民、惠民情懷的集大成。”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蘇德新表示,體育部門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怎樣順應廣大群眾盼健身、盼健康的強烈愿望,積極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路子,這是新時代福建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超越的一道必答題。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全民健身根植于民、服務于民,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優的基本體育公共服務,解決人民群眾健身“去哪練”“練什么”“誰組織”“誰指導”的問題,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創新工作方法,不斷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群體工作格局,推動全民健身事業全地域覆蓋、全周期服務、全社會參與、全人群共享。
省信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全省信訪系統和信訪干部要進一步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為民解難題辦實事,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要踐行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把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心實意推動案結事了、事心雙解,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四個萬家”,全面推行開門接訪、進門約訪、登門走訪、上門回訪的“四門四訪”工作機制,切實把信訪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把黨的關懷和政府的濟助送進普通群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