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福建省已完成普查清查工作,自1月1日起,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進入普查登記階段。連日來,福建省5萬多名普查員走街串巷,逐一入戶登記和采集普查數據,對福建省近100萬個單位,200多萬個個體經營戶中抽中的近15萬戶開展現場入戶登記。
普查員使用PAD錄入普查信息
福建省5萬余普查員摸“家底”
據悉,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標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經濟普查入戶登記工作將于2019年1月1日至4月30日正式開展。普查對象是福建省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包括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等。簡單來說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普查到。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是我國一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摸清經濟“家底”的重要方式,內容復雜,調查難度大。經前期摸底清查,福建省涉及普查單位近100萬個,個體經營戶200多萬戶。普查范圍涵蓋國民經濟19個行業門類,涉及的經濟總量占全省生產總值的90%以上。全省5萬多名普查員逐一入戶登記和采集普查數據,工作任務較重。為保證工作成效,省經普辦廣泛宣傳、強化培訓、加強督查,確保普查工作順利推進。
福州長樂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李敏煌(左)與被普查企業負責人溝通
普查結果影響今后5年宏觀經濟數據
據悉,經濟普查所取得的各項數據,是普查年份及以后5年內主要宏觀統計數據的基礎或者基點。根據慣例,國家統計局對各地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等宏觀統計數據的測算、評估、調整都會依據經濟普查數據。因此,普查結果對今后5年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具有決定性影響。
一套表單位在聯網直報平臺上填報普查表
記者了解到,對于一套表單位,由各級普查機構和相關專業組織普查對象在聯網直報平臺上填報普查表。對于非一套表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由普查員使用PAD進行入戶調查,現場采集普查數據。其中,一定規模以上的個體經營戶進行全面調查,其它的個體經營戶進行抽樣調查。
信息化采集方式確保信息準確完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經濟普查中,福建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數據采集方式,確保普查對象不重不漏、登記信息準確完整、原始數據真實可信。
福建錦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金富接受記者采訪
昨日,記者跟隨福州市長樂區普查員,實地探訪經濟普查工作。普查員先后來到福州市長樂區福建錦江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安平置業實業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福建錦江科技有限公司擁有60萬噸高端錦綸紡絲和60萬噸聚合生產力,擁有“錦江科技”、“景豐科技”、“創造者錦綸”等國內外知名品牌。普查員們向普查對象發放告知書后,手持移動終端進行數據采集登記,嚴格審核無誤后經普查對象簽字確認。整個流程大約進行了半個小時。
“經濟普查是利國利民利企的大好事,我們一定會主動配合普查,準確完整申報普查數據。”福建錦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金富告訴記者,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通過經濟普查的相關數據可以知曉各個行業的現狀,為企業轉型升級、制定發展戰略提供參考依據。
福建安平置業實業有限公司招商運營副總陳禮銀接受記者采訪
福建安平置業實業有限公司招商運營副總陳禮銀說,通過普查也可以摸清企業的“家底”,了解企業近幾年發展狀況,總結發展經驗和不足。
經濟普查樣樣都要登記 普查員培訓上崗
“我們的普查員主要是了解普查對象一些能夠反映經濟狀況的數據。”福州市長樂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李敏煌告訴記者,經濟普查的目的是摸清“家底”,所以樣樣都要查,包括普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組織結構、人員工資、財務狀況、能源生產與消費、生產能力、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固定資產投資情況、研發活動、信息化和電子商務交易情況等。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關部門會依法對普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給予保密,不作為相關部門和單位實施處罰的依據不用于普查以外的其他目的。
長樂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陳錦接受記者采訪
據了解,從去年以來,長樂區對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進行了大力宣傳,大大提高了市民對經濟普查的知曉率。“共同營造社會各界理解普查、配合普查、支持普查、參與普查的良好氛圍。”長樂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陳錦表示,正式登記是普查工作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區經普辦成立了6個業務指導小組,聘請18個鄉鎮街道186名黨政班子成員作為普查督導員,分片包干、協同參與。長樂區將堅持求真務實依法普查,確保填報數據客觀真實反映長樂區實際經濟發展,高質量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各項任務。
據李敏煌介紹,普查員也是經過層層培訓,非常專業。按照“骨干先行、全員進行、分級培訓、集中輪訓”原則,在選派業務骨干參加省市區培訓基礎上,分批分期對全區“兩員”進行入戶清查、編碼審核、正式登記等業務培訓,共組織各類業務培訓50多場,指導普查員熟知普查各項操作規程、指標信息、溝通技巧,規范入戶清查和現場登記行為,掌握清查和現場登記要求和技能,同時采取“一對一”指導、模擬登記、現場觀摩、討論交流、微信群答疑解惑等方式著力提升普查業務素質和技能。(記者 陳娜 文 王珊菲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