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大同9月24日電(王子瑞 呂瑋) 9月23日,中國青年網記者跟隨“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來到山西大同廣靈剪紙博物館,探訪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的大同廣靈剪紙。廣靈剪紙作品線條清晰明快、纖細秀美,具有粗獷淳樸、渾厚勁健的風格。其生動的構圖、傳神的表現力、細膩的刀法、考究的用料與染色、精細的包裝制作工藝,獨樹一幟,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2009年,包括廣靈剪紙在內的剪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如今的廣靈剪紙,已不拘泥于以往鏤空彩色圖案,而已經能剪出各類仿真畫作,如不定睛細看,會被其“誤導迷惑”。現場多幅山水、人像作品引來采訪者贊嘆,“到底是畫,還是剪紙”。有記者認為,如此綿密細膩的表達力,超越了畫作本身的價值,“剪紙美的不像畫,美的不像話”。
中國剪紙,美在鏤空中取實,線條連綿;妙在虛實相應,幻化無窮;蘊含著東方審美的神韻,體現了陰陽相生的哲思。中國剪紙取材簡易,流行民間,流變千年,是中國人祈福與希望的寄托。尺幅之間,包容宇宙萬物;方寸之間,盡顯人生百態。
剪紙畫出關公像。中國青年網 呂瑋 攝
剪紙剪出現代人像。中國青年網 呂瑋 攝
剪紙“書寫”書法作品。中國青年網 呂瑋 攝
工作人員現場染色。中國青年網 呂瑋 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