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人才,創業創新活力迸發
“必須做到‘知、舉、用、待、育’五個字,環環相扣,既要知人善任,人盡其才,又要尊重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
——1991年9月13日,習近平在《福建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念好新時期的“人才經”》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正因為科技創新在習近平心中分量很重,因而,他對科技人才、創新企業格外“高看一眼”。
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上世紀90年代,一支科技團隊在習近平的關心支持下,創業創新,開辟“新大陸”,最終成長為福建乃至全國的高科技龍頭企業——新大陸科技集團。
1994年1月,因為體制機制不順,新大陸現任董事長胡鋼、總裁王晶等科技人才,離開了第一次創業的企業,從零起步開始二次創業。
草創階段,他們遇到了不少困難。“當時,我們非常苦惱,特別希望聽聽習書記的建議。于是,我就撥通了市委工作人員的電話,希望能在方便的時候找習書記作個匯報。當天下午,工作人員就回了電話,習書記約我們晚上去談一談。”王晶說。
“在習書記的辦公室,我和胡鋼把‘想創業并堅持辦實業’的想法說了,他非常贊賞。習書記說科技創新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但不管碰到什么困難,一定要堅持走下去。如果有難題,隨時會全力支持。”王晶回憶。
關鍵時刻的鼓勵和支持,更加堅定了新大陸人創業創新的信心,開啟了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此后,新大陸漸漸“長大”。
2001年5月,新大陸科技園在位于馬尾的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奠基,時任省長習近平發來賀信,希望新大陸“把科技園建成福建省一流的科技城,把新大陸建成國內高水平的民營高科技企業”。
20多年,櫛風沐雨,愛拼敢贏。秉持“科技創新、實業報國”理念的新大陸,已成長為橫跨物聯網、數字電視通信、環??萍级鄠€領域的綜合性高科技產業集團,二維碼、環保紫外C消毒等核心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時隔十多年,新大陸創業創新再次得到習近平的關注。
2014年11月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調研時來到新大陸科技集團考察。他詳細聽介紹、看產品、問市場、觀實驗,重點了解企業自主創新情況。他肯定企業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很好的創業創新故事,希望他們牢牢扭住科技創新和成果快速產業化,牢牢扭住產業發展前沿,牢牢扭住占領國際市場。
看到這家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習近平十分高興。他感慨地說,20年前,你們和我談創業理念時候的情景我至今還歷歷在目。看到企業從小到大,成長為綜合高技術企業,今天身臨其境,感慨頗多。這充分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走創新之路是我們國家,也是我們每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習總書記再次到新大陸考察,讓我們深受鼓舞。我們會堅定不移走‘科技創新、實業報國’的發展道路,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王晶說。
對本土科技人才關心扶持,對外來人才也是“海納百川”,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每年以上千人的速度引進各類人才,不拘一格引人才,大膽挖潛用人才。福州市科技園區“一區三園”(洪山科技園、倉山科技園、馬尾科技園)因為各類人才匯集,發展紅紅火火。
當年,正是在這些科技人才的引領下,福州科技興市屢創佳績。據不完全統計,1991年—1995年,福州市共登記科技成果526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4項,屬國內首創或國內領先水平149項。實達電腦、新世紀數據等一批創新企業,在當時引人注目。199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500.26億元,科技進步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7.7%。
科技,成為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福州的一抹亮色。1992年,國家科委正式授予福州市科技園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稱號。1995年,福州市被評為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被國家科委定為國家科技成果推廣示范基地。
擔任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領導之后,習近平對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的重視一如既往。2000年,為更好地實施科教興省戰略,福建成立了省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時任省長習近平擔任組長。
2000年8月1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省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他在講話中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培育和引進的新機制,促進各類優秀人才流動的柔性化、自主化,實現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構建福建跨世紀人才新高地。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到2002年底,福建省高新技術產業單位有1069家,總產值1063.19億元;增加值294.04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3%,比全國的平均水平約高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