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衛視大型戶外正能量社會觀察紀實類節目《但愿人長久》第二季播出了第二期,“密悅團”成員劉曉慶、悅悅、孫嘉靈開啟全新征程,和飛行嘉賓黃曉明一同走進了廈門的伍心養老院,并加入久久愛心義剪團的行列,為老人們理發、做晚餐。節目中,久久愛心義剪團的發起人趙亞娟11年來在廈門堅持做義剪、組建萬人義剪團的故事打動了許多觀眾和網友。這個團隊中有90后、00后,也有78歲高齡的“義剪之光”,每個人都樂在其中。對于養老院的老人們來說,義剪團不僅讓他們重新擁有了“愛美”的機會,更多的是帶來了關愛和陪伴,這才是對空巢老人最長情的告白。
劉曉慶黃曉明出任“總監” 悅悅孫嘉靈哭成“淚人”
在黃曉明和“密悅團”正式為老人們理發之前,四個人先后接受了理發速成教學和“測級評定”,由劉曉慶、黃曉明的“總監組”和悅悅、孫嘉靈的“助理組”兵分兩隊,前者同養老院的文工團排練合唱《紅河谷》,后者和奶奶們一起包餃子準備晚餐。在包餃子時,悅悅和孫嘉靈都因為想到了家中的老人,忍不住掉了眼淚,悅悅在奶奶們夸自己可愛時甚至低下頭不敢對視,“我并不可愛啊,以前姥姥奶奶在的時候不夠可愛,現在有點晚了”。奶奶們安慰的一句“現在也很可愛啊”,更是讓悅悅難受地放下手中的餃子,躲到一邊偷偷擦眼淚。悅悅曾經一度因為忙于工作幾個月回不了家,幾個星期也不給家人打一個電話。現在幾位老人都不在了,如今看到養老院這些可愛的爺爺奶奶們,她心中也有著更多以前未能好好陪伴家人的遺憾和愧疚。
隨后,“密悅團”又與久久愛心義剪團一同為老人理發,還一起吃晚餐、做游戲、表演節目。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們雖年事已高,但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卻絲毫不減。除了文工團,還有老人組織了自行車騎行隊,從廈門一路騎到祖國最北端的漠河。看著他們因為漂亮的發型和年輕人的逗趣而露出幸福的笑容,觀眾們也感受到了這份陪伴帶來的溫暖與感動。
11年間專注做義剪 《但愿人長久》關注空巢老人
久久愛心義剪團的發起人趙亞娟今年46歲,是一個在廈門生活了18年的東北人。她堅持做義剪這件事已經11年,開始只是為不方便出門的老人剪頭發,隨后慢慢從一個人發展到幾個人,到后來組建成團隊。如今,近萬人的義剪團隊中有90后,也有00后,最年長的義工甚至已經78歲了。他們大多遠離家鄉和親人,在外辛苦拼搏,跟這些老人在一起時,他們能夠感受到被當成孩子對待的幸福和快樂。而對老人來說,義剪團所做的事情也不止是為他們理發,更多的是帶來了一份關愛和陪伴,這才是對空巢老人最長情的告白。
統計數據顯示,到2018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47億,而在如此龐大的老年群體當中,空巢老人的比重達到了56.1%,空巢老人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嚴峻的社會問題,本期的飛行嘉賓黃曉明就曾發起“幸福來敲門”等關愛空巢老人的公益項目。節目播出后,又再次引發了社會各界對老年群體的關注。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更好地陪伴家中的老人?老人們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樣的生活?本期的《但愿人長久》將這些問題拋給了“密悅團”,也拋給了每一位觀眾。
每個人都會變老,老人們的今天,就是每個年輕人的明天。本期《但愿人長久》進行了全新的探索和嘗試,深入養老院和義剪團,將情感共鳴和社會問題完美聯結,引發了社會針對空巢老人的話題熱議,同時令眾多網友關注到老人的精神和物質生活,并產生了更深層次的思考。關注老人們真正想要的,在忙碌生活中多分出一些時間用來陪伴和關心,或許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愛和告白。每周日晚21:05,敬請鎖定北京衛視《但愿人長久》第二季,發現更多暖心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