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春晚時,總是闔家團圓的年味最濃的時刻,而1996年的春晚也嘗試讓北京以外的人民感受春晚現場的氛圍,首次采用了三地互傳直播的形式,使春晚首次走出北京,在上海、西安設立兩個分會場,也突破了演播室的界限,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酒泉火箭發射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傳來了中華兒女向家鄉拜年的動人場景,十分溫馨。
1996年還是我國“863計劃”(即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勝利實施10周年的日子。郭達和蔡明這對“黃金搭檔”便為大家帶來了科技題材小品《機器人趣話》。其中蔡明獨特新穎的機器人設定在一開始就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
這部作品是馮小剛編劇等小品作品之一,其背后的故事也是玩味十足,至今讓蔡明“想起來直樂”,蔡明說:“我聊天時隨口說,如果一個人能有個機器人做老婆,輸入程序想干嘛就干嘛,馮小剛立刻說有意思!一開始箱子運到家,打開包裝來一句‘我訂的毛阿敏,怎么來的蔡明’。他們用一個個真實逗趣的小品將科學技術“生活化”,拉近了科技和人民群眾本身的距離,讓觀眾們在捧腹大笑之余也感受到我國科技發展的強大。
參與了“863計劃”的科學家們和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周小燕教授一齊帶來了激光琴表演《流光溢彩》。該節目巧妙地將科學技術與音樂結合在一起,迸發出了燦爛的火花。將那悅耳動聽的音符連接成一篇曼妙的科技樂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