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覺之姿,肩負優秀綜藝傳播文化的使命與擔當
如何做到既有文化的里子,又有娛樂的面子,這是考驗優秀綜藝節目的重要關鍵所在。毋庸置疑的是,《奔跑吧》時至今日“國民綜藝”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節目以“伐木累”親情概念與陪伴成長氛圍聚攏了相當龐大的觀眾群體。而在這一期節目中,節目通過邏輯與內容上的創新,打破了以往分組對抗的表現形式,改為團結協作朝著完成《黃河大合唱》這一共同目標共同進發。通過環環緊扣的任務設計,到最終黃河邊的震撼詮釋,直至將“家”的概念升華到“國”的情懷。
《奔跑吧》通過將中國優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游戲內容和游戲主題中,通過用游戲帶入場景的方式,讓年輕人先對游戲內容和游戲主題產生興趣,然后通過逐步的烘托,再通過每一個環節的烘托,完成嘉賓和觀眾情緒的累進,從而產生情感上的升華質變。第五期節目播出以外,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朋友圈刷屏的高度評價,便是這種情感共鳴的最佳詮釋。
《奔跑吧》通過文化自覺喚醒原創綜藝節目生命力,途徑不僅僅在于對于傳統文化風土人情的柔美呈現,也不止步于節目環節匯總中國元素的融入,而是在挖掘契合現代人審美趣味的節目表現方式的同時,把本土文化融入觀眾日常生活,讓節目更接地氣,不僅吸引眼球,還能喚醒情感共鳴,直抵靈魂深處。只有達成這樣的要求,大概才能夠被稱之為是一檔既有節目收視率,又有社會價值的現象級綜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