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語樂壇,李宇春是難以復制的現象級人物。超人的舞臺魅力,百變的時尚造型,讓她成為當之無愧的舞臺之王和時尚偶像。這其中,最容易忽略也最不該忽略掉的,便是李宇春的音樂。隨著2016最新EP《生》的發布,一首勇于突破自我的主打歌《無花果》不僅獲得多數玉米的交口稱贊,還引起專業人士的競相叫好。
《無花果》的創作陣容依舊強大。李宇春、李格弟、陳偉倫的名字再次交融。曾經創作出《告別》、《痛并快樂著》、《我很丑可是我很溫柔》等歌詞名作的臺灣前衛女詩人李格弟,以含蓄凝練又極具文藝氣息的文字表達,賦予了這首歌一個孤獨而倔強的靈魂。無花果于荒涼之中兀自發芽、生長、成熟,這野性的狀態似乎是在延續《野》的《存在感》,可隨后的漲滿、掉落、遺忘,則賦予了野性別樣的意義。生死興衰同樣充滿力量,同樣充滿野性,這便是“果實的野蠻秘密”。生命如此,愛亦如此。未曾兌現的承諾,就像腐爛掉落的無花果,即便最后的結局是遺忘,又有何妨?我們依然選擇在公路邊交換承諾、恣意相愛。我想,這或許才是對野性的完整表達。而“有生之年全然地遺忘”、“就像無花果忘記無花果”等詩句,也讓人們感受到“無果之愛”的惆悵。
詩詞入曲并不鮮見,《在水一方》、《當你老了》便是成功的范例。但不可忽略的是,它們是經過改編再入曲。不經改編直接譜曲成歌,勢必困難重重,尤其是一首布滿長句、結構自由、不允許作出只字改動的現代詩。《無花果》譜曲過程中的艱辛和糾結不言而喻。值得欣慰的是,作為作曲者的陳偉倫和李宇春,反復編寫,幾經打磨,終于沒有辜負李格弟的文字,將意識流的詩與氛圍感的曲極致地咬合在一起。
說到作曲、編曲、配器這些音樂環節的部分,也許是人氣偶像光環太過強烈,也許是選秀冠軍標簽太難撕下,長久以來,李宇春的多張由頂尖制作人和頂級樂手操刀完成的專輯被玉米群體外的樂迷選擇性忽視。而事實上,李宇春在做每一張專輯時,都會注重人文性和音樂性甚至前衛性;她也一直在突破自己,試圖打破陳規。這張新EP也不例外,從《無花果》就可見一斑。
《無花果》的器樂部分是在荷蘭錄的,擔綱錄音鼓手的是崔健的長期合作伙伴、搖滾圈大名鼎鼎的鼓手貝貝。貝貝目前在荷蘭的一所爵士樂學校深造,之所以出國,用他的話來說,是國內錄音鼓手的套路感太強。“他們會告訴我這首該怎么敲,而我需要鮮明的個性。”作為節奏組的重要一環,貝貝在《無花果》里的演奏就像這首歌一樣個性鮮明——他和兩位外籍爵士音樂家一起走進荷蘭的一間錄音棚,來為《無花果》錄音。表面上看,貝斯手、鋼琴手、鼓手,標準的爵士三重奏的編制,貝斯手抱來的家伙甚至是傳統的低音提琴(Double Bass)。但他們仨為《無花果》錄的伴奏并非傳統爵士,而是融合了電子音樂的前衛爵士樂類型——“新興爵士”(Nu Jazz)。說到融入其中的電子音樂,就要說到此歌的編曲者兼制作人陳偉倫。
陳偉倫是國內神游舞曲(Trip Hop)較早的實踐者和推廣者。神游舞曲具有典型的實驗性,經常使用采樣來營造迷幻氣氛?!稛o花果》中,在貝貝敲擊的真鼓之外,我們能聽到電汽鼓點錯落有致,氛圍音色閃爍其中,歌曲的骨架搭建得靈動而摩登。聽過陳偉倫之前作品的話,應該能聽得出《無花果》里有他的一些標志性Trip Hop音色。這位癡迷于技術、有著獨特鮮明個人風格的制作人既有想法,又有實現想法的能力。早在與李宇春合作之前,他就已經與多位主流歌手和搖滾藝人有過合作,并擔綱過不少電視音樂節目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