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受市政府委托,廈門市審計局局長莊志杰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了2014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
在審計工作報告中,導報記者注意到,更大篇幅用來聚焦民生問題,尤其是市民關注的停車難題和看病難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當然,審計報告也曝光了一些單位在預算執行及財務收支方面存在漏洞。導報記者駱余民
點贊“三公”經費真的下調了
莊志杰在報告中說,去年廈門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稅收結構仍需優化。2014年,全市公共財政總收入909.1億元,比上年增長10.20% 廈門進一步規范“三公”經費公開內容和程序,實現政府和部門預決算、“三公”經費預算公開市區兩級全覆蓋。出臺因公臨時出國、外賓接待、會議、培訓、差旅等系列制度,完善公務經費支出標準,2014年市級“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18%。
點名上千萬垃圾處理費未上繳
有好的要表揚,有不好的也要點名。在去年的審計工作中,審計部門發現,思明區將10戶市級集中企業稅款390.74萬元留作區級收入未上繳。不過審計后,思明區政府已整改。
莊志杰在報告中說,市審計局對28個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審計,延伸審計22個下屬單位,審計財政資金總額24.37億元,查處違規金額699.03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2.04億元,應上交財政1166.83萬元,應歸還原渠道資金978.20萬元,移送有關部門處理事項7件。
審計部門連續兩年對全市垃圾處理費收支管理情況開展跟蹤審計。對湖里區垃圾處理費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以管理費等名義使用自制發票收費;垃圾處理費未全額上繳財政專戶,存在坐支行為。2006年至2015年4月,后埔、枋湖、蔡塘三個社區未上繳垃圾處理費1645.60萬元。
建議醫療資源優先保證本市居民
對于市民關注的醫療等民生難題,審計部門去年開展了專項審計工作。
審計過程中發現,近年來,隨著全省醫保聯網,市屬醫院接診和收治的異地患者數量快速增長。目前,市屬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市屬醫院不堪重負,廈門居民對看病難問題也反映強烈。
此外,異地醫保欠費嚴重,截至2015年3月底,異地醫保欠費7609.56萬元。其中,異地自費患者欠費或逃費情況較嚴重,增長迅速,截至2014年底,欠費或逃費金額2393.37萬元,比2012年增長44%。
就上述問題,莊志杰在報告中建議,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積極在政策框架范圍內探索醫療資源,優先保障本市居民的就診就醫模式,緩解市民看病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