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的群眾認為廈門市違規公款吃喝的現象明顯減少,93%認為違規使用公務用車得到有效遏制;
2016年廈門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47起,處理210人,其中黨政紀處分99人;
2016年廈門共通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58期92起;
……
一組組數據的背后,是廈門市一寸不讓,對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堅持,是對緊盯新問題不斷創新監督的努力以及鐵面執紀敢于問責的擔當。
“1+X”再監督
變“一家抓”為“大家抓”
去年12月26日,廈門市正式實施公務車改革。如何確保各級各部門落實公務車改革不走樣不變形?市紀委監察局緊緊盯住相關職能部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第一時間督查該局按照改革方案及時開展的兩輪監督檢查。
這是廈門市紀委監察局探索實踐“監督的再監督”方式的一個生動事例。為發揮有關職能部門作用,他們改變以往牽頭組織檢查的傳統做法,推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1+X”再監督機制。在這個機制下,廈門市各級職能部門根據職能和管理權限,制定規范并開展經常性督查,及時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線索。市紀委監察局則對職能部門履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職責情況進行再督查。如在“三公”經費、公務用車、辦公用房等專項督查中,財政、審計等部門分別依據職責走上督查一線,并向市紀委監察局上報檢查方案、形成并移交問題清單。市紀委監察局再圍繞問題清單重點抽查,嚴肅執紀問責。去年以來,市紀委監察局會同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6批次17個檢查組,對全市193個單位、19家國有企業以及1384名處級以上干部和企業負責人辦公用房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明察暗訪1260多次,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向有關單位發出督辦單161份。“建立‘1+x’再監督機制就是要突出部門職責、突出督查跟進,真正變‘一家抓’為‘大家抓’”。廈門市紀委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強化問責
倒逼各級狠抓作風建設
“針對思明區違規借用區屬企業超標車輛問題,對前后兩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進行黨內警告處分,區委領導和分管副區長受到責任追究,被誡勉談話。”去年12月30日,廈門市紀委在《廈門日報》公開的這起問責案例,內容不多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個。廈門市堅持抓糾治和抓責任相統一,在加大追究力度,對“四風”問題露頭就打、執紀必嚴的同時,堅持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督促黨的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強化責任擔當。
2016年,全市涉及對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責任追究為104人,占到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責任追究總數的70.2%。
除了追究的力度大外,追究的內容和方式也在變化。市紀委及時創新通報曝光的重點和方式,改進以往綜合通報的做法,對一些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進行專題通報,并督促職能部門強化建章立制,形成長效,比如通報市運管處違反辦公用房管理規定搞虛假整改,5名領導受到處分、4名領導受到誡勉談話處理。“七一”前專題通報廈門市第三醫院2015年“七一”期間超范圍發放津貼補貼問題,中秋國慶前夕通報5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2017年元旦前夕,通報了5起典型案例,6人受到黨政紀處分,達到點上爆破、面上震懾的良好效果。
健全制度
推動改進作風常態化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廈門市在積極構建作風建設常態化制度,進一步推動作風建設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以更加優良的黨風政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去年12月16日,廈門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一份特別通知,該通知專門對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公務用車和辦公用房的配備標準進行新的調整。“有了這份通知,我們對企業的監督檢查就有了執紀的統一的標準,企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也有具體依據。”廈門市國資紀工委一位負責人介紹說。
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措施并爭取以制度的形式固化檢查成果。廈門市力圖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實現改進作風常態化、長效化。如建立健全重大資金管理制度、規范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制度并對公務接待標準、程序等進行規范。在糾治“四風”的過程中,廈門市堅持在已有制度上不斷固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制度不斷出臺:《國有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管理暫行辦法》《人大代表活動經費管理辦法》等,對新發現的問題馬上進行嚴格規范,大幅度減少了“四風”滋生的條件和土壤……
“從這幾年糾‘四風’的情況來看,科學的機制設計、剛性的制度規定、嚴格的執行落實是關鍵。”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孫明忠要求,下一步要繼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持續不斷拿出新招,在打出系列‘組合拳’的同時,不斷固化成果,不斷形成長效機制,確保改進作風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記者 何無痕 通訊員 洪榕略 蔡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