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把責任推給代駕公司 公司以訂單取消為由拒賠
客戶無奈先支付3000元維修費 律師認為代駕公司的說法不成立
■代駕司機倒車時撞到路上的石墩。
酒后不能開車,有些場合又難免需要應酬,代駕因此成為一個新興職業。但是,代駕的車技畢竟有高有低,萬一不小心刮擦,誰來買單?市民吳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尷尬,代駕司機和代駕公司都不認這筆“賬”。但律師認為,代駕司機履行的是職務行為,出了事代駕公司就該承擔責任。
【意外】
代駕司機倒車撞上石墩,車前保險杠掉了
9月1日晚上,吳女士在東浦路的一家飯店用餐,她的福特轎車就停在飯店門口的停車場內。第二天凌晨2點18分,吳女士用“滴滴出行”軟件叫了一名代駕司機送自己回家。
吳女士還未上車時,司機先啟動車子,準備把車開出停車位。倒車時,車頭不小心刮到了停車場內的石墩子,車前保險杠被撞掉了。代駕司機隨即叫來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勘查事故現場并照相取證,保單當晚就開出來了。
看到吳女士的車撞壞了,代駕司機又叫來一輛拖車,把她的車拖到機場的4S店,150元拖車費由他現場支付了。因為代駕沒成,代駕司機就把這筆訂單取消了。
【爭執】
代駕公司認為訂單已取消,不肯承擔理賠責任
在吳女士看來,這是一起單方事故,代駕方保險公司肯定要理賠的。她撥打滴滴公司的客服熱線,依舊能查到自己的訂單詳情,但客服卻說,因為這筆訂單取消了,所以這起事故也就不屬于滴滴公司的賠付范圍了。
兩天后,4S店的理賠員告知吳女士可以取車了。吳女士告訴記者,取車那天代駕司機不肯露面,只有滴滴公司的駕管人員到了4S店。不過,駕管人員仍堅持因訂單取消公司不能承擔理賠的責任,他還告訴吳女士,代駕司機已被公司辭退了。
對滴滴公司的這一說法,吳女士表示難以接受。“代駕的是他們公司的職員,既然他們把職員辭了,我上哪里去找他?當然只能找公司討說法!”她生氣地說,因為急著用車,她無奈只好自己先掏了3000元維修費。
吳女士對代駕的司機也表示不滿。“代駕司機估計是不經常開車的小年輕,才22歲,只有3年駕齡。”她說,出事當天他還說會賠,個人賠或公司賠都可以,“剛開始打電話給他還接,后來就不接了,現在該理賠了干脆不出現,把責任都推給公司。”
【說法】
司機代駕屬于職務行為
車輛受損公司應負責
代駕司機為什么要取消這筆訂單呢?記者昨日聯系上了當事司機小張。
“發生事故了肯定是要取消代駕訂單的啊,總不能還要人家付代駕費吧?”小張承認訂單是自己取消的,他說,當天除了自掏腰包付了拖車費,還給了吳女士200元讓她打車回家。他認為,事故是在代駕過程中發生的,車輛的維修費應該由滴滴公司支付。
隨后,記者又聯系了當晚出險的代駕方委托的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小陳。小陳說,因為滴滴公司稱事故不是在履行訂單的過程中發生的,不屬于他們的理賠范圍,最后這份保單被取消。記者與滴滴公司的客服聯系時,對方說法與吳女士的一致。
福建廈宇律師事務所林時坤律師表示,事故發生時,代駕司機是滴滴公司的員工,他的代駕行為發生在工作期間,明顯屬于職務行為。事發過程中吳女士沒有任何過錯,因此滴滴公司應對員工代駕導致車輛受損承擔賠償責任。
至于滴滴公司因訂單取消而拒賠的說法,林律師認為,代駕司機取消訂單是在事故發生后,并不影響事件的性質,滴滴公司的抗辯理由明顯不能成立,應承擔所有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