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閩百匯撤出中山路,讓這條百年老街的東段冷暖,再次引起廈門市民的關注。
其實不僅中閩百匯撤出,導報記者昨日調查發(fā)現(xiàn),距離名匯不遠的肯德基也已關店撤退。此外,幾度“變臉”的名匯廣場或將再生變數(shù),其主力店摩都時尚韓國主題街已經停業(yè)。“東冷西熱”一直是中山路面臨的老大難問題,怎么破解困局,引入一些主力店看來是遠遠不夠的。
▲位于名匯廣場二樓的摩都韓國街已經停業(yè)
摩都韓國街已關門停業(yè)
昨日上午,當導報記者從輪渡順著中山路步行街一路東行,客流量也越來越少。中閩百匯門上大幅的招商廣告更是顯示,這家商場已與中山路“緣滅”。
中閩百匯撤出中山路了,與之一路之隔的名匯廣場,也在悄悄發(fā)生著變化。
雖然名匯廣場地下層的電器賣場仍在照常開業(yè),但二樓主力商場摩都韓國街已經停業(yè)——還沒有拆封的貨物,雜亂地堆在商場的一角,幾個衣架、椅子橫七豎八地隨意“躺著”,收銀臺上除了筆、紙,已經沒了電腦等辦公設備,一張寫著“摩都化妝品專賣”的巨幅海報,記錄著它的過往。“摩都早就關門了,大概是因為沒生意吧。”名匯廣場旁邊一家服裝店店員說,名匯摩都生意一直都不怎么好,才開了一年多就關門了。
名匯四次“變身”均告失敗
說起名匯商場,廈門人一定不陌生。
早在名匯廣場交付使用之前的2005年,銅鑼灣百貨就作為首家主力店引入,當時的銅鑼灣百貨被寄予厚望,名匯廣場一度命名為“名匯銅鑼灣廣場”。
不過,名噪一時的名匯銅鑼灣廣場僅存在了半年左右時間,即因供應商屢屢退場,最終無奈關門。
2008年,名匯廣場又簽約天虹商場。不過,經過4年多的苦心經營之后,天虹商場最終還是與名匯“和平分手”。
此后,名匯又變身為定位商業(yè)綜合體的“環(huán)球奧食卡城”狐貍城。但狐貍城最終也敗走中山路,并未在廈門百貨商圈留下更多痕跡。
前年年底,名匯拿出了最新方案——定位為“商旅概念廣場”,在業(yè)態(tài)上大幅增加餐飲和休閑娛樂比例的“摩都時尚韓國主題街”項目正式對外公開。
但如今,大門緊閉的摩都顯示,名匯主力店的四次“變身”,均以失敗告終。
中山路“東冷西熱”格局難破
其實,中山路東段的變化,還不止于此。
中閩百匯不遠處,在中山路開了許多年的肯德基,業(yè)主招租的廣告代替了往來人流,玻璃窗里整齊的桌椅只等著接替者的清理;名匯廣場不遠處,還能看出品牌的一個沿街鋪面,也已關門停業(yè)。
一直以來,中山路東段商業(yè)街的商業(yè)氛圍都不如西段,租金高漲、轉租率高,商鋪“頻動”。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山路東段的主力店陸續(xù)退場,中山路東段與西段商鋪“東冷西熱”的格局一直未能打破。
業(yè)內人士黃先生認為,中山路東段存在“硬傷”,人流單向流動、步行街中間被割斷,客流量沒有在中山路內形成有效循環(huán),而同質化的商業(yè)定位,無法將大量客流拉到東段,“東冷西熱”的格局,短時間內很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