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錢存進第三方支付平臺,就像是進了銀行一樣保險,但廈門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在第三方支付平臺內的85.9萬元巨款,一夜之間卻被人在海南轉走了。蹊蹺的是,本可以一次性轉走,但對方卻操作了18次,前17次都在5萬元的額度內,類似柜員機取款的操作手法,令人生疑。
分18筆取走,剩200多元
張先生是這家金融服務公司的負責人,該公司主要幫客戶操盤債券服務,為公平起見,他們和兩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客戶將錢打到公司設置在支付平臺的賬戶,公司再向平臺取款,幫客戶操盤。
張先生說,這兩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其中一家是蘇州的,名為“錢多多”。這個平臺有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支付牌照,非常正規。他們和該平臺從去年10月份開始合作,此前賬戶內的資金一直沒出現過問題。但前天晚上,他登錄支付平臺的賬號時,發現里面的85.9萬余元存款全都不見了,“這些錢都是客戶匯進來的,指定要我們操作業務的”。
張先生趕緊聯系該平臺,平臺查詢記錄后發現,這筆錢被分成18筆匯給了海南的一個賬戶,前17筆都是固定的4.999萬元,最后一筆是零頭尾數,最后賬戶只剩200多元。支付平臺提供的信息還顯示,操作這些轉賬業務的電腦IP地址位于海南。
張先生說,正常轉賬每筆都沒有上限,從對方每次取款都卡在5萬元的額度來看,很可能是慣犯所為。
四道關卡被破,不知怎么做到的
到底錢是怎么轉走的,張先生至今不清楚,支付平臺也只能提供轉賬的數據信息,也不清楚錢是怎么轉走的。昨天凌晨,張先生報警。
記者了解到,要到支付平臺取款,必須過四道關卡,分別要輸入賬戶名、賬戶密碼、交易密碼以及輸入支付平臺隨機生成發出的驗證碼。尤其是后兩個,只掌握在賬戶負責人手中。
張先生說,以往驗證碼都是發送到他的手機里,但這次賬戶資金被盜時,他沒有收到過任何短信。
事后張先生才想起來,取款當日有一件蹊蹺的事發生。當天公司財務收到一份郵件,是另外一家合作的支付平臺發送過來的,郵件名叫“匯率調整”,財務打開后并下載了附件,發現是亂碼,隨后他們和該支付平臺聯系,后者讓他們趕緊殺毒。殺毒后發現,這個附件里藏有木馬病毒。
張先生說,財務使用的電腦沒有和他的電腦聯網,且自己的電腦里沒有“錢多多”支付平臺的登錄信息,所以基本可以排除自己電腦被種植木馬的可能性。他至今搞不明白,海南的那個人為何能掌握到賬戶信息和交易密碼,尤其是還能接收到隨機生成的驗證碼。
相關新聞
支付平臺被黑客盯上 6000多個賬戶被盜
今年1月份,位于上海的多名第三方支付平臺用戶發現,賬戶內的金額不翼而飛,該支付平臺自查發現,平臺內數萬名用戶賬戶被人入侵,其中6000多個有資金的賬戶被盜,總計金額達到20余萬元。
上海警方介入調查,鎖定嫌疑人蔣某,2月21日晚,專案組赴四川將蔣某抓獲。讓民警意外的是,整個作案過程中,蔣某沒離開家半步,全部通過一臺臺式機及一臺筆記本電腦獨自操控。
據審查,蔣某是網絡高手,從2013年起,他開始頻繁登錄上海的那個支付平臺網站,并從系統漏洞中破解代碼,并順利登錄賬戶。此外,蔣某還編寫了“掃號”程序,“算”出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用戶名代碼近3萬個,他發現其中有6000多個賬戶都未綁定手機,只要綁定自己的手機就能更改支付密碼。于是,蔣某將這些賬戶綁定自己的手機,隨后點擊“修改密碼”,在順利接到驗證碼后,他成功修改了用戶的支付密碼,陸續盜走了6000多個賬戶內的錢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