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官網近日公布了《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確定黑龍江、山東、廣西等六個地區為試點地區,從4月1日起,經營商業車險業務的財險公司可以根據《方案》要求,申報自主確定的商業車險條款及費率。記者了解到,盡管廈門不在首批試點范圍內,但早在2011年4月1日,廈門就啟動了商業車險費率改革,理賠記錄良好的車主早就享受費率“破7”的待遇。
廈門市保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黎邦林認為,《方案》最大亮點之一就是保費與風險的相關性將大大增強,預計頻繁出險的車輛與長期不出險車輛間的費率將體現出較大差異。同時,方案還明確了商業車險新型條款評估和保護機制。財產保險公司可自主確定商業車險條款,科學厘定商業車險費率,監管部門重點將加強車險產品的事中和事后監管。
此外,此次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還發布了新版的商業車險示范條款,預計將很快在六個試點地區上市銷售。對比現行的商業車險條款,新的示范條款的保障范圍有所擴大,且進一步理順了目前新車購置價、保險金額、車輛實際價值三者的關系。未來車損險的保險金額將引入折舊年限來確定,在發生全部損失時,以保險金額作為基準計算賠付金額。
不少廈門市民對此次車險費改津津樂道,事實上,早在2011年4月1日,廈門就啟動了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建立了與理賠記錄掛鉤的浮動費率機制,擴大費率上下浮動范圍,車主理賠次數和金額都成為下一年保費高低的重要因素。據黎邦林介紹,幾年前費改在廈門實行后,注重安全駕駛、理賠記錄良好的車主最低能享受到接近三折的費率優惠。
此外,廈門還在全國首創了“上門投保系數”,如果車主親自到保險公司的門店辦理車險,還可以享受8.5折優惠價格。此次方案出臺,黎邦林認為,廈門會及時根據首批試點地區的情況,深化商業車險改革,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創新車險產品出現在廈門市民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