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特有的苗栗柴燒瓷、鶯歌陶藝、結晶釉,大陸傳統的鈞瓷、汝瓷、三彩、牡丹瓷……本月26日至30日,海峽兩岸頂尖陶瓷大師攜作品將齊聚同安,為大家奉獻一場“陶瓷盛宴”。
為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藝術素養,廈門市同安區政府將舉辦首屆海峽兩岸藝術家陶瓷作品展。來自海峽兩岸的29位陶瓷工藝大師將參展,活動期間,他們將展示代表作品,大家還能欣賞到他們現場創作陶瓷的精彩表演。
同安陶瓷工藝師展示珠光青瓷。
珍品匯聚
大師現場創作
本次作品展匯集了海峽兩岸陶瓷大師的近百件近代、現代的陶瓷藝術作品共104件。其中來自景德鎮的精品中有青花、粉彩、釉里等陶板、彩瓶,內容豐富多樣,呈現了傳統景德鎮的瓷藝風采。
此次邀請的15位大陸工藝名師包括:李貴鎮、李松泉、陳躍勤、邵銀萍、余小明、楊李英、屈蘭鳳、倪江吉等,臺灣的11位工藝大師包括:蔡榮祐、謝以裕、葉星佑、湯潤清、黃吉正、余成忠、謝嘉亨、陳光國等;此外還有同安本地3位工藝大師。
此次作品展將在同安區文化館一樓舉行,為期5天。屆時,工藝大師們不僅會把他們制作的精品進行展示,還將在現場進行創作陶瓷作品的表演,此外還有陶瓷相關的學術專題演講。
珠光青瓷
或在同安重現輝煌
珠光青瓷,因500多年前日本茶道“開山之祖”村田珠光的喜愛,而成為世人追逐之物。但是不知是何地所產,“在日本人所著的陶瓷書籍中,有的稱之為由汝窯工匠南渡后在中國南方所燒造的劃花器物,給它取了一個珠光青瓷的美稱”。
同安歷史悠久,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據史籍記載與研究,宋元時期由泉州港外銷的路線主要分成三路,而在這三路航線上,都發現了同安窯系產品。以汀溪窯為代表的同安窯系利用臨近泉州港這一當時東方第一大港的優勢,減少中間運輸環節,運用刻模壓印工藝以提高產量,形成競爭優勢,很快擴展為較大的海外市場。
同安窯系瓷器不僅曾遠銷日本、菲律賓、朝鮮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甚至東非、地中海沿岸都能見到同安窯系青瓷的遺跡。從同安到廈門港,再沿著暢通的往來航路,正是通過這些途徑,同安窯青瓷遠銷世界各地。
1956年同安修建汀溪水庫,在工地發現大量窯渣瓷片,經故宮博物院陳萬里先生調查,發現大量卷草間篦紋等青黃釉瓷碗,就是如日本學者所稱的“珠光青瓷”,從而確定了珠光青瓷的產地為同安。自此,珠光青瓷、同安窯、同安窯系之名經常出現,蜚聲中外。
2013年1月在同安區汀溪鎮召開的同安珠光青瓷學術研討會上,眾多專家對同安珠光青瓷技藝的發掘、展示、研究、生產、銷售、旅游產業等提出寶貴的意見,可以說研討會讓千年古城同安曾經蜚聲海外的珠光青瓷重現昔日輝煌有了理論基礎。同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何璽在研討會上表示,發掘、弘揚珠光青瓷制作技藝,再現并傳承該技藝是同安人的義務,期待讓珠光青瓷這一失傳了的同安瑰寶重新融入到千年古城的文化當中去,讓其再現往日輝煌。( 文/通訊員 楊心亮 葉秋碧 記者 盧漳華 圖/通訊員 何東方)
主辦
●同安區委宣傳部
●同安區僑臺事務辦公室
●同安區旅游局
●同安區文化體育出版局
承辦
●廈門盛世文鼎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同安坑仔口龍窯文化開發有限公司
協辦
●人民網福建頻道
●(臺灣)皇鼎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同安陶瓷文化研究會
時間
●3月26日至30日
地點
●同安區文化館一樓
內容
●陶瓷精品展示
●大師現場創作陶瓷
●陶瓷學術專題演講